華為加入云計算大戰,行業將掀起怎樣的變局?
從2009年開始,云計算這個概念被頻繁提及。不過從一開始,亞馬遜、微軟、谷歌鬧鬧霸占著云計算的市場份額,成為云計算行業的“霸王”玩家。但是在隨后幾年當中,云計算業務在國內獲得迅猛發展,云計算不再是“外資云”的天下。尤其是隨著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互聯網+”概念的火爆,以及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的推進,讓云計算站到了風口。

“BAT”之后,云計算領域又殺入第四巨頭
近年來,各大廠商紛紛加碼發力云計算業務,特別是從2015年開始,互聯網巨頭們更是紛紛將云計算業務當做重要的戰略性業務來重點培養。從此,一大批“本土云”如雨后春筍般遍地開花,并蓬勃發展。
在“本土云”領域,阿里巴巴算是最早布局云計算市場。阿里云于2011年正式上線,大規模對外提供云計算服務,并在國際國內市場一起發力。當然,騰訊在云計算市場上同樣不甘示弱。2013年,騰訊云宣布全面開放,從游戲、互聯網、金融等領域開始,到政務及更多傳統行業,對阿里云發起了猛烈的沖擊。相比較阿里巴巴和騰訊而言,百度在云計算領域雖然也深耕多年,但是真正開始發力的時間卻是在2016年。同年10月,百度云以全新品牌亮相,以人工智能、大數據、多媒體、物聯網四大平臺切入市場。
而在最近,傳統通訊行業巨頭華為也正式加入了云計算大戰當中。就在3月9日,華為副董事長、輪值CEO徐直軍宣布,“成立專門負責公有云的Cloud BU,2017年增加投入2000人。” 這一表態,標志華為正式發力公有云市場,算是在一系列的前奏之后,華為正式吹響了云計算的進攻號角。
華為的入局,阿里云是否又要發起入局太晚的公關戰?
對于華為云的入局,想必每個人都有一個疑問:“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巨頭公司已經進入云計算市場耕耘許久,此外還有眾多的中小型云計算公司在這一領域分食,華為此時選擇加入云計算市場會不會太晚呢?

“根據相關權威數據顯示,云計算全球市場的規模將在2019年達到3150億美元,而國內云計算市場預計在2018年達到8000億元。云計算市場發展空間廣闊,能夠容納下市場出現多個巨頭并存的局面。” 行業專家分析認為,“另外,云計算在國內的普及率還不是很高,云計算的市場潛力巨大。因此,華為在此時殺入云計算領域并不太晚,而且由于市場將被充分挖掘,加之‘互聯網+’創業浪潮不斷,華為此時加入戰局可謂是恰逢其時。”
而根據之前騰訊云進入市場的情景看,阿里云作為先入局者,或再以入局早晚的說法來顯現行業第一位置將會萬代千秋。阿里云最咄咄逼人的追趕者騰訊云,一度被“定論”入局太晚。然而從騰訊2016年財報看,騰訊云年度實現超過200%的增長,已經呈現出厚積薄發之勢,外界認為逆轉的臨界點或在三年之內到來。
云計算市場巨大,百花齊放才是春
另一方面,華為此番全面殺入云計算領域,是否對當前的云計算行業格局造成影響呢?顯然,對于云計算行業來說,華為的加入絕對是一個值得關注的事情。當然,華為云的全面入局會造成一定的影響,這是不可避免的。在國內的云計算市場,有了華為這樣一個重量級選手的加入,必將迎來新一輪的競爭熱潮,阿里云、騰訊云、亞馬遜AWS、微軟Azure等也會遭遇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遍觀時下的國內云計算市場,先發的優勢,為阿里云爭奪到了快速發展的窗口期,阿里云暫時領跑國內公有云市場。而作為市值相當的騰訊云和阿里云針尖對麥芒,在產品和市場上的節奏動作也都是空前一致。值得關注的是,根據騰訊2017年第三季度最新財報顯示,騰訊云服務收入同比增長超200%。對比阿里云同比增長115%的最新營業收入,騰訊云的增速趕超阿里云。其實,騰訊云對于騰訊的價值并不只是賺錢,而是成為騰訊“互聯網+”大生態的基礎設施。目前,騰訊正在努力連接各行各業,騰訊云成為這一戰略落地的排頭兵。

騰訊云的快速增長已經無形中給阿里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而華為云也將對阿里云的目標市場展開有力爭奪,這樣以來,阿里云的優勢將會進一步收窄。“與此同時,從更高的角度來看,華為的加入會更加激發行業的創新活力,尤其是騰訊云的創新活力將進一步被激發,將在眾多領域全面追趕阿里云,有望在短時間內超越阿里云,成為國內云計算領域新的領包者。”
據了解,騰訊云是騰訊的平臺戰略,通過騰訊云,騰訊不斷將自身在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的技術積累對外開放。截止目前,騰訊云已面向各行各業創新推出垂直解決方案,幫助這些行業更好地實現“互聯網+”。這一策略,也幫助騰訊云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合作伙伴。
同時,騰訊云憑借多年來對微信和QQ等應用的穩定支持,騰訊云已經具備為大數據系統提供全方位安全防護,為企業提供安全保障的技術實力,是首家以CSA-STAR金牌等級評估結果拿到國內國際雙認可信息安全資質的云服務商。另外,在“互聯網+”和信息能源發展趨勢之下,騰訊云還將助力存量經濟發展,在打造網絡強國建設中發揮更多作用。
總的來說,國內云計算市場還暫時處于一個基礎階段,多方的角力才剛剛開始。這對于用戶來說,無疑也是一件好事:企業將在云計算應用上獲得更多選擇,云計算市場也將因此快速成熟,并普及應用到更加廣闊的領域中,而最為受益的必然是廣大迫切需要云服務來賦能的傳統企業和互聯網創業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