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數字經濟的河南空間:迎著風口乘勢飛

作者:陳輝
來源:河南日報
日期:2017-03-14 10:25:39
摘要:可以預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數字經濟將貫穿到河南省經濟社會的轉型發展中,成為河南省培育經濟新動能、構筑競爭新優勢的重要抓手。
在洛陽伊濱區中科信息產業研究院“互聯網++眾創空間”,研究團隊正在檢測剛剛下線的智能拖拉機(資料圖)

  在洛陽伊濱區中科信息產業研究院“互聯網++眾創空間”,研究團隊正在檢測剛剛下線的智能拖拉機(資料圖)

  數字經濟是隨著信息技術革命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的經濟形態,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促進數字經濟加快成長,讓企業廣泛受益、群眾普遍受惠”。

  從2015年的“互聯網+”,到2016年的分享經濟,再到如今的數字經濟,其實內涵一脈相承?!盎ヂ摼W+”是手段,數字經濟是結果。“互聯網+”強調的是連接,而數字經濟則是有產出有效益。

  在省第十次黨代會上,河南省提出建設網絡經濟強省的目標??梢灶A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數字經濟將貫穿到河南省經濟社會的轉型發展中,成為河南省培育經濟新動能、構筑競爭新優勢的重要抓手。

  快速推進夯實數字基礎設施

  工業經濟時代,“鐵公機”(鐵路、公路和機場)是基礎設施。如今信息時代,網絡和云計算、智能終端則成為服務經濟社會運行的“高速路”。

  近幾年,河南省信息基礎設施一年一個臺階:“寬帶中原”快速推進、4G網絡覆蓋城鄉、鄭汴電信同城圓滿實現、鄭州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開通、“全光網河南”建成、鄭州互聯網國際通信專用通道開建,信息網絡基礎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前所未有的堅實。

  信息設施的完善帶來了用戶快速增長。截至2016年底,全省互聯網用戶總數達到8145萬戶,其中移動互聯網用戶6378萬戶,4G用戶4404萬戶。在河南變身互聯網用戶大省的同時,數字的賦能效應逐步顯現。

  省通信管理局局長宋靈恩說,未來三年,全省信息通信業將圍繞數字經濟發展,持續夯實信息基礎設施,基本建成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通信基礎設施,鞏固提升通信網絡樞紐地位,推進信息通信業與經濟社會各行業各領域融合發展。

  路徑也已經設定:繼續推動光纖寬帶優化升級,各省轄市寬帶接入能力提升至千兆以上。加大無線寬帶網絡向深度、廣度覆蓋,推進5G網絡建設試點和商用部署,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聯網。三網融合將全面普及,三年內新增IP-TV用戶1000萬戶。發揮鄭州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綜合帶動作用,加快建成“米”字形信息通信網絡。

  河南省已成為全國七大互聯網信源集散地,未來將圍繞建設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目標,推進數據基地建設;力爭三年機架總規模達到5萬架,打造全國一流的大數據產業中心,培育發展“互聯網+”新業態,拓展數字經濟新空間。

  跨界融合數字經濟助推轉型升級

  騰訊研究院、工信部電子科技情報研究所剛發布的《數字經濟白皮書》提出,以互聯網跨界融合應用為特征的數字經濟發展,全面促進了實體經濟轉型升級。以制造業為例,制造業與互聯網的融合不僅帶來技術創新方面的正向整合,而且會帶來商業模式的重塑或重構,在制造業中掀起數字化革命。

  2016年,河南省在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上亮點頻出,認定了一批智能工廠和智能車間,18家企業入選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近1000家企業完成兩化融合對標。

  插上數字化的翅膀,河南制造業腳步更輕盈:中鐵裝備打造的“中鐵云”,作為世界最大的掘進機大數據庫和云計算中心,將無人值守、智能掘進變為現實;中國一拖的“互聯網+農機+農業”大平臺,能為用戶提供農業裝備成套解決方案;中信重工搭建的云平臺,已經具備礦山裝備全生命周期的服務能力。鮮易控股、大信櫥柜、中鋼網、世界工廠網……這些河南本土企業通過大數據的開發利用重構了行業模式。

  “加快互聯網在制造業、服務業、能源等領域的應用,推動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教育等新興業態快速發展,培育發展分享經濟、體驗經濟,促進產業變革和商業、服務、管理等模式創新?!笔〉谑吸h代會更是明確提出建設網絡經濟強省的目標。

  2016年以來,《中國制造2025河南行動綱要》《河南制造業和互聯網融合發展實施方案》《河南十三五信息化發展規劃》《河南服務型制造行動指南》……這一系列的產業規劃都將“數字融合”放在了重要位置。下一步,河南省還將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突破和融合發展上投入更多資源,通過數字經濟有效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數字惠民共享智慧公共信息服務

  數字經濟的作用不只體現在產業上,對改善民生、增進社會福祉也影響巨大。例如,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務方面通過一系列創新,能為民眾提供一體化、整合性的服務。

  在廣袤的中原鄉村,“數字信息高速路”在加速鋪設,農業裝上了“數字大腦”,告別“靠天吃飯”;農村嫁接上互聯網,越來越多的土特產品開始走出大山、走向全國……通過“互聯網+”,不斷“加”出新農村、新農業、新農人,老百姓脫貧致富有了更加堅實的基礎支撐。

  “兩輛車發生輕微事故后,不需要交警、保險公司人員到事故現場,司機掏出手機拍張照,動動手指就能通過網絡快速處理事故?!边@是河南移動公司和安陽市交警支隊共同開發的“事故易處理”APP,通過信息化創新了政務處理。此外,“互聯網+”的觸角延伸至更多部門,如“平安城市”“城市一卡通”“4G公交”“家庭安防”等一大批信息化應用,讓生活便利的同時,也大大刺激了信息消費。

  全省層面的政務專有云項目也在快速推進,今年所有省直廳、局、委單位應用系統將向省政府政務云平臺搬遷,并在此基礎上向社會公眾提供醫療、社保、旅游、交通、城管、社區等公共信息服務,讓全省億萬群眾普遍享受到數字紅利。

  數據的開放和共享,不僅提高了行政效率,還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制度黑箱”問題,逐步消除政府和公眾之間的信息差,從而促進治理能力的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