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E海爾讓世界看到中國制造業轉型
2017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簡稱AWE)期間,海爾將家電制造生產線直接搬到現場,為當場下單的用戶定制了一臺專屬冰箱。在整個行業都在“講”智能制造轉型的情況下,海爾將生產線搬到現場讓外界直觀的“看”到并親身“體驗”到互聯工廠的生產場景,行業專家表示,海爾互聯工廠將以大規模定制推動制造業轉型,而海爾大規模定制的背后就是海爾互聯工廠平臺的有力支撐。
隨著兩會的召開,智能制造成為當下熱點話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把發展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以新技術推動模式變革,推動中國制造向中高端邁進。作為中國制造業轉型的代表,海爾正以積極進行智能制造轉型探索。
在我國的智能制造轉型過程中,大多數企業希望通過機器化提高生產效率,而忽略了用戶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在這種背景下,海爾轉變生產模式,打造出我國第一個、最大的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互聯網平臺——COMSO,以用戶需求驅動研發生產,讓用戶全流程參與產品設計研發、生產制造、物流配送、迭代升級等環節,進而實現產品從大規模制造到大規模定制的轉變。
總的來說,國內傳統的智能制造,還停留在簡單的機器換人和自動化階段,功能局限于硬件設施、側重在控制設備的層級式溝通,現場設備和產品之間沒有互聯互通,制造模式上仍然是大規模制造,工廠生產出來的產品分銷到商店,商店再賣給用戶,而用戶在這一過程中毫無體驗可言。
與“機器換人”的智能制造體系不同,COSMOPlat平臺不但實現系統與機器的柔性化、生產設施的網絡分布化,還在生產全要素、全流程的互聯互通、產品的聯網和用戶與各個環節交互。
具體來看,COSMOPlat通過20個關鍵場景展示了眾創設計、質量管理、互聯互通采購和數字化工廠看板的全流程數字化全景,展示了“數字重塑一切”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落地實施的技術方向。其次,COSMOPlat進行柔性化生產,即可通過硬件的模塊化設計實現柔性組裝,又能做到同時生產冰箱、洗衣機等過型號多規格產品,滿足用戶定制需求,更能實現訂單插單生產,為用戶帶來轉出定制體驗。同時,COSMOPlat還打通了ERP精英管理——MES生產執行——生產的縱向集成、各產業鏈上下游各廠商的橫向集成,并通過通過互聯網、物聯網的技術實現用戶與網器互聯、與要素互聯、與全流程互聯。實現了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全生命周期端到端的集成。
據介紹,海爾在本次AWE上展示的互聯工廠生產線,是基于海爾30多年的制造與管理經驗與互聯網時代下制造業深度融合沉淀的結晶,是依托COSMOPlat特有的集成創新模式。目前,COSMOPlat已經聯合了多項國際一流資源,聚集上億用戶資源和300萬+生態資源,不僅為海爾互聯工廠,更為社會化企業提供更快落地、更優效率、更準精度、更高性價比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
行業專家指出,目前全球制造業轉型的理念非常混亂,各國都處在尋找正確工業轉型道路的焦慮之中,與美國、德國等不同,中國的制造業發展水平參差不齊,更需要找到符合我國制造國情的轉型道路,而用戶參與推動實現工業的社會化將是我國制造業轉型“換道超車”的關鍵。在這種背景下,海爾的COMSO工業互聯網平臺圍繞用戶需求聚集生態資源,實現大規模定制,為中國乃至全球制造業轉型提供了新的模式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