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Vanson Bourne:2017年全球物聯網調研報告

作者:本站收錄
來源:199IT
日期:2017-03-28 11:37:43
摘要:Vanson Bourne,調研了263名物聯網項目用戶,撰寫了研究報告,其中101位已經實施物聯網項目的用戶在報告中分享了他們的沉重教訓。

  Vanson Bourne,調研了263名物聯網項目用戶,撰寫了研究報告,其中101位已經實施物聯網項目的用戶在報告中分享了他們的沉重教訓。

  1、52%的用戶認為空有物聯網數據采集,卻無有效數據分析

  數據質量和數據分析的問題首當其中,短暫的物聯網系統成功上線,并不能掩蓋項目遠期的失敗結果。

  每個受訪者都在努力的挖掘他們通過物聯網收集到的大量數據的潛力,但是91%的用戶認為他們在將數據轉變為信息和決策的時候遇到了巨大挑戰。

  在使用物聯網系統之前,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大量的物聯網數據可能永遠都不會被傳送出去,而是就地進行處理,如果沒有被實時處理,數據價值也將失效。

  有些數據的“保鮮期”很短,處理一旦延誤,就會迅速“變質”,數據價值呈斷崖式跌落。因此不是所有數據都必須上傳到云平臺,何況關鍵信息還有可能在傳送過程中延誤或者受到干擾,尤其是那些通過LPWAN(低功耗廣域網)傳輸的信息。用戶必須快速響應這些關鍵數據產生的決策,要么在短時間內就采取行動,要么就眼睜睜的看著最佳時機溜走。

  妨礙數據分析的因素還包括沒有使用正確的物聯網平臺(46%)和平臺的可擴展性欠佳(31%)。因此很多受訪者部署的物聯網項目并沒有體現出實際價值,空有實時數據采集,而無實時數據處理和決策。只有48%的受訪者認為他們的物聯網數據得到了初步分析。

  大家普遍認為選擇正確的物聯網平臺至關重要。在受訪者中,90%表示他們在選擇合適的物聯網平臺的過程中面臨了極大挑戰。由于不同系統難以集成,平臺的互可操作性是重要的選型因素。

  現有的物聯網平臺普遍包含了大量復雜的功能,其中的大多數都是理想的,但并不都是必需的。當真正去實施物聯網時,早期采用者面對的是一團糟的概念、工具和技術,包括:

   用于采集數據的硬件

   物聯網設備監控軟件

   云或服務器上的數據存儲

   用于評估和優化的數據分析

   用于推動更新的物聯網設備版本控制

  ……

  受訪者需要耗費很大的力氣才能把數據整合到一起,各供應商之間不同系統和應用產品無形中也增加了用戶負擔。

  復雜的系統必然導致滯后的效率,平均來說,用戶需要9天才有望將數據轉換成有效的決策,這大大超出了用戶對“吊炸天的物聯網技術”的心理預期:2天。

  未來的企業將由數據分析驅動,現在正是奠定基礎的關鍵階段。然而許多企業缺乏數據分析的素養和知識儲備,特別是將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進行集成的技能。

  不得不承認,許多從物聯網設備采集到的數據很難進行分析,不過大多數人仍舊相信物聯網有能力通過智能設備和平臺實現更快更好的數據處理和分析。100%的受訪者認為如果物聯網能夠更加有效的分析數據,那么他們會實現不錯的經濟效益。

  企業期待獲得的收益包括提高組織效率(66%)、提升數據洞察力(53%)、向客戶提供增值服務(47%)、超越競爭對手(47%),以及采用新型商業模式的機會(45%)等。

  2、43%的受訪者認為因為沒有充分利用物聯網,客戶“被坑了”

  物聯網系統的實施和部署也是重大挑戰,難產的項目不在少數。成功率低很有可能成為物聯網項目日后被反復數落的“黑歷史”。

  絕大多數(93%)的受訪者認為物聯網項目存在安全挑戰,其中部分安全問題由物聯網項目實施的不完整性和進度拖延導致。很多受訪者希望縮短“定義”和“部署”階段的項目時間,以便能夠更快的品嘗物聯網項目在運行階段所帶來的好處。

  65%的受訪者認為他們采用物聯網系統的主要驅動因素是提高生產效率和提升客戶滿意度。超過四成的受訪者認為因為物聯網項目的拖延,造成了他們的客戶損失。

  當然并不能簡單的把實施過程中的失敗因素單純推卸在系統集成商或者物聯網供應商的身上,企業內部的設計和研發是否已經把產品知識提煉成流程?生產制造是否已經標準化和模塊化?各種設備是否已經實現了基本的互聯互通?這些答案都決定著物聯網項目的實施難度,它們也為將項目拖入失敗的“深坑”預設了各種潛在陷阱。

  雖然這101位用戶所在的企業正在使用物聯網,但作為早期采用者,他們中只有少數人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克服面臨的挑戰,實現真正的變革。

  因為只有少數人意識到,如果想要物聯網項目取得成功,需要在整個企業的范圍內推動物聯網戰略,把智能設備的大部分數據集中到統一的平臺,創造更多的營業收入或者新的業務機會。只有22%的受訪者認為他們通過物聯網技術,從現有的產品或服務中挖掘出了新的收入機會。

  對于物聯網項目資金投入的預算不足也是導致物聯網項目拖延的原因之一,企業必須做好大量更換原有系統和使用新系統的準備。畢竟物聯網并不是一次簡單的產品革新,而是一次全方位的企業變革。

  受訪者認為公司管理層應該從長遠角度理解物聯網的挑戰和機遇,更多的考慮潛在的產品差異化和商業模式轉型的機會,不要只糾結于眼前的短期利弊。說服管理層的難度在于,物聯網帶來的轉型比預期的慢,而人們往往傾向于在短期內高估技術的影響,而長期卻低估技術的影響。

  除此以外,還要準備好迎接物聯網在業務模式方面帶來的系統性變化。20%的受訪者認為物聯網改變了他們原有的商業模式和戰略。

  3、更多的物聯網項目失敗清單

   以上還只是導致物聯網項目失敗的部分原因,除此之外可以招致失敗的因素還有一堆,清單如下:

   不理解物聯網安全問題是系統性的

   沒有理解API的設計至關重要

   物聯網供應商破產

   持續的建設信息孤島

   無法完成物聯網系統的測試

   沒有花時間為物聯網系統編寫用戶和開發人員文檔

  ……

  正如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所說,宏觀是我們必須接受的,微觀才是我們能有所作為的。調研結果只是工具,幫助你獲得成功才是目的。

  舉個栗子,調研結果表明大部分中國男人都娶不到老婆,并不意味著你就不能娶個與Angelababy等顏值的妹子金屋藏嬌。物聯網項目雖九死一生,但誰也說不好你是不是那十分之一。

  希望你以調研結果為“起點”去探索,而不是反過來,以之為“終點”去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