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薩帝羽毛演示引導市場重回用戶本位思維
一根羽毛,靠近之時足以蔽目;飄遠之時,又在空中舞動萬千。而卡薩帝云鼎空調憑借一根羽毛,一個簡單而直觀的演示,不僅讓用戶徹底看清了風的“模樣”,讀懂云鼎空調原創的軟風科技,更是體現卡薩帝創造并把握用戶訴求的用戶本位思維,把家電選擇的主動權交回用戶。長久以來,眾多企業沉迷于追逐所謂的尖端技術研發,單方面的投入就像斷了線的風箏,脫離了用戶這一賴以生存的根本。卡薩帝從用戶入口著手,建立起用戶與企業之間雙向互動、反饋共贏的信息交互十字路口,使品牌核心價值不斷發酵并在用戶群體中強化。
從羽毛演示中,我們能夠看到卡薩帝對用戶本位思維的堅持:羽毛被懸掛于空調后側20cm的位置,當空調運行時,羽毛便從空調后方穿過風洞,并隨空調送風軌跡在空中飄動。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細節需要格外注意,那就是羽毛是從空調后方飄來,換言之,云鼎空調的風來自于空調后方。
“風為何來自于空調后方?”恐怕是很多人的疑問。事實上,這種送風模式源于云鼎空調采用的雙貫流送風技術,其能在空調出風口后方形成負壓區,使得空調在向外輸送冷熱風前首先在出風口吸入來自風洞后方的自然風,空調的冷熱風與室內風混合后才得以輸出。這種行業首創的“軟風”技術能將出風口溫度和人體體感溫度的溫差控制在1.01℃,解決了傳統空調由于出風口溫度過低易給人體帶來不適的痛點,也一改空調出風溫度冷硬、易誘發
空調病的弊端。
我們通常認為,技術的高度往往決定了企業的高度,這句話實際上并不全面。尤其是步入后電商時代,社群經濟模式持續抬頭,用戶個性化需求日漸增強,技術的打磨影響著企業前進的方向,但絕不是唯一因素。素以研發實力強大著稱的日本企業曾遇到過困頓,即產品在技術端已精細到了最后0.01mm,但企業本身卻瀕臨消亡,核心原因在于其尖端的技術并沒有給用戶帶來實質性的價值體驗。可以說,當科研方向與用戶需求不相稱時,原創技術也就失去了真正的價值。
從這個層面看,卡薩帝空調用一根羽毛來展示送風軌跡,絕不是簡單地向用戶展示軟風技術,而是要用這種直觀的方式告訴用戶,軟風技術是因用戶而生。其實對于空調行業而言,空調送風系統難以實現出風溫度與體感溫度的平衡,這也讓市面上大多空調產品只能輸送干冷的“硬風”,進而引發空調病、皮膚干燥等問題。而卡薩帝則以用戶痛點為驅動力,歷時三年,通過云鼎空調攻克了因室溫突變而影響人體舒適度這一行業難題,讓“硬風”成為“軟風”。可以說,用戶思維是云鼎空調在技術上實現顛覆的源動力,而除去軟風技術,云鼎空調也原創了BNT溫自平衡、干濕自控等行業領先科技,打造出23℃黃金溫度、52%黃金濕度標準下的最適宜人體的舒爽空氣體驗。
同樣再回到羽毛的話題,如果說卡薩帝原創的技術因用戶而生,那么運用羽毛這種交互方式則更顯人性。其實我們身邊不乏優秀的產品及創意,但一些企業仍習慣于上個時代的市場主導性,而不懂得如何貼近用戶、直面用戶。無論企業還是技術,既不是高高在上俯瞰一切,也不是與大眾生活格格不入。白居易作詩,先求婦孺易懂,再求意蘊深厚。卡薩帝空調以一根羽毛讓用戶讀懂產品,倒與白居易有關“詩境”的追求異曲同工。無論是詩歌還是制造,再怎么高端化,也不能拋開用戶而獨自成林。
詩的品質,在于朗朗上口,令人回味無窮;家電的品質,在于定義生活,簡約卻精致。卡薩帝空調的高端,不是同用戶層次上的距離,而是貼近人性,先讓用戶讀懂家電,再用家電把生活變得高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