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小昭寺文物將配備“電子保安” 發現問題會自動報警

記者從2017年拉薩市文物工作會議上獲悉,城關區文物局將以小昭寺文物安全監控平臺為主要依托,基于RFID自動識別技術,為小昭寺的文物發放“RFID電子身份證”。
小昭寺文物安全監控平臺的建設共分為兩期,一期主要目標是建設小昭寺文物安全監控平臺以及配套的APP平臺;二期是進行恒溫系統及周界防范系統的建設。
建設文物安全監控平臺
工作人員通過APP實時監控
小昭寺歷史悠久,寺內各個殿堂內保存著大量珍貴文物,每天前來朝拜、旅游的人員眾多,并且寺內開放文物展區、文物擺放區、文物存放區和寺內僧眾生活區混雜在一起,防護區和禁區難以分開,這使得文物被盜的風險大大增加,采用單一視頻監控技術手段已無法滿足文物保護的需求。
拉薩市城關區文物局局長于志華介紹,出于多方面考慮,小昭寺文物安全監控平臺的籌建工作應運而生。于志華說,小昭寺文物安全監控平臺的建設共分為兩期,一期主要目標是建設小昭寺文物安全監控平臺以及配套的APP平臺。
一期是在文物存儲和展出的重點區域安裝定位基站和環境監測設備,保證文物的安全;定制符合文物保護要求的RFID電子標簽,在不破壞文物的前提下綁定在小昭寺需要重點保護的文物上;平臺與小昭寺現有的視頻監控系統進行整合,實現視頻與監控平臺的聯動;建設小昭寺文物安全監控平臺APP,工作人員可以通過手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對文物狀況進行監控。據了解,項目采取集中式部署,每個基站的信號覆蓋半徑25米至30米,為了保證文物定位的準確性和靈敏度,每個房間至少部署2個定位基站和一個RFID閱讀器獲取文物標簽的位置信息。
于志華說,目前項目一期的前期設計、可行性研究等工作已經完成,僅剩專家評審,一旦過了評審,便可申請資金構建平臺,并投入使用?!癛FID智能電子標簽主要是針對小昭寺內的可移動文物,通過設備與文物的拴、掛、箍形式,讓可移動文物擁有電子身份證?!庇谥救A說,“到時候,如果發現有人觸碰了文物,手機立即會收到信息,并直接報警,工作人員可以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并到現場查看詳細情況。”
建設恒溫及周界防范系統
保證文物不受氧化等影響
項目二期是在小昭寺文物安全監控平臺的基礎上,進行恒溫系統及周界防范系統的建設,并將周界防范系統與小昭寺文物安全監控平臺進行系統集成。據了解,恒溫系統及周界防范系統主要針對存放文物環境變化的報警監控,當文物儲藏室的溫濕度變化持續超過預定的報警閥值后,報警分析服務會將報警信息推送到小昭寺文物安全監控平臺和小昭寺文物安全監控平臺APP。監控平臺通過提示框提示用戶,并給指定管理員的手機發送報警短信。
于志華介紹,“恒溫恒濕系統是全自動調節。文物對于所處環境的濕度和溫度都有特殊要求,如果高于或者低于其所處的正常溫濕度,就會有一個控制器自動調節溫度、濕度,保證文物不受氧化等方面的影響。而周界防范是利用一個視頻探頭,它對著前來觀看文物的所有人,當發現一個人在同一區域待得太久時,視頻探頭會直接關注并且跟蹤這個人。另外,周界防范對于文保單位的夜間安保也有相當大的作用,一旦發現可疑便會自動報警??梢詫崟r進行自動識讀,管理流程將實現自動化處理?!?/p>
于志華介紹,小昭寺文物安全監控平臺利用無線射頻電子標簽技術為核心,對重點文物進行離位監控和監管,在保證不破壞文物本體和原有存放環境的情況下,對寺廟主體建筑及寺廟所有文物進行有效的監控,為小昭寺的文物管理保護提供一套高效、快速、準確的信息化系統。建成后的小昭寺文物安全監控平臺將高精度無線脈沖定位、視頻監控、環境監控等手段相結合,為全區的文物保護提供新的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