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術再度成為商業寵兒,零售業成為第一個試驗田
目前觀察的結果顯示,未來幾乎全球各產業都將應用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技術,Geoffrey Moore在其影響深遠的著作Crossing the Chasm中指出,當一項技術已跨越遠見者(visionary)與主流市場的鴻溝,就表示該技術已經被主流企業接受,成為通過考驗的商品。
然而當一項技術跨越鴻溝后,下一步則必須越過重大臨界點,其后所有的產業、企業才會感受到必須直接采用的壓力而陸續跟進。經由陸續出現在一般商業媒體上的成功故事推波助瀾,RFID技術如今已經被公認是可協助企業追蹤資產的絕佳工具。
雖然產業界紛紛開始嘗試運用RFID技術來改良企業執行業務的方式,但這未必意味RFID技術將在1~2年內受到大規模采用。預估服飾零售業將在RFID技術的應用上首先達到臨界點,然后再及于其他產業。而目前的發展也的確顯示,應用RFID技術的趨勢已逐漸擴散至制造、供應鏈、航空、汽車、廢棄物管理等產業。
在2007~2013年間的經濟大衰退之后,許多RFID計劃都因為企業紛紛削減開支而暫停。但一直持續至2014~2015年間,仍有公司面臨嚴重商業問題亟待運用RFID技術解決,諸如遺失了儲存客戶資料的磁帶這類重要資產,或是維護作業的問題造成客戶困擾,甚至是因為無法運送正確貨品給客戶而失去訂單等問題。
而從2014~2015年開始,雖然仍有公司面臨上述問題,但企業已逐漸不再因現有技術無法解決問題而絕望,愈來愈多企業開始對應用RFID技術能帶給企業的諸多益處深具信心,這些并非是為了開發新營收來源而尋找特異技術的尖端企業或早期采用者,而主要是主流市場的零售商,紛紛開始應用RFID技術,著手進行以往技術所無法支持的新措施,如實現真正的全通路零售(omnichannel retailing)。
到了2016年,零售業以外的其他產業則開始一反以往主要關心成本及實用性的態度,其中制造業及物流業對應用RFID技術所能達到的益處,開始有更多著墨。而從2017年開始,各產業終于全面認知RFID技術績效良好的事實,向外尋求應用諮商或技術支持協助的公司,均確信可在企業內善用RFID技術,并能為企業及客戶帶來實質的商業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