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江北機場T3航站樓現黑科技“新利器”:行李可自動登上“預定”飛機
“我的行李不見了!”“我的行李怎么還不出來?”出門乘飛機,除了遭遇飛機延誤、取消,更容易遭遇“行李去哪兒”的囧事。
不過,很快這對在重慶乘飛機的乘客都不是事兒!7月13日,記者打探到,重慶江北機場T3A航站樓已安裝了全國首例行李自動分揀通道識別系統和滑槽識別驗證系統,最快7月底就將與乘客們見面。

你大可不必擔心你的行李“走丟了”
一個個托盤串聯成一列“小火車”,一件件行李整齊擺放在托盤上,快速平穩地輸送到對應出口的滑槽……這就是重慶江北機場T3A航站樓的“新利器”,叫作行李通道識別系統和滑槽識別驗證系統。
這兩套系統平時隱藏在機場“看不見”的后臺運轉系統中,利用高速射頻識別技術(RFID),將旅客托運的行李快速準確地送到相應的航班飛機上。

該系統研發公司——重慶微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鄧克煒介紹,以前托運行李,通常乘客會獲得一個行李條,相當于乘客行李信息的“二維碼”。機場在處理行李托運時,依靠掃描該“二維碼”進行識別和分揀。也就是說,這件行李“坐”哪個航班、飛去哪兒,都是由“二維碼”決定。
“但在實際操作中,因為綜合識別率只能達到90-95%,因此就會產生部分行李無法識別的問題,機場也就只能依靠借助人工來完成分揀。在這個過程中,就容易產生行李提取等待時間過長、行李丟失等問題。”

T3A航站樓自助行李托運帶
鄧克煒表示,重慶T3A航站樓即將投用的行李自動分揀系統,行李綜合識別率將會提升至99.5%,將很大程度地避免這些問題的產生。
下載APP 隨身行李可以“定位”
鄧克煒稱,與過去年旅客吞吐量3000萬人次機場、每年需完成約百萬件行李的人工分揀相比,利用行李自動分揀系統后,每年需要人工分揀的行李將不到以前的十分之一,這將極大地提高行李托運效率,縮短乘客們的行李提取等待時間。

不僅如此,未來,該功能還將進一步優化。比如使用APP軟件和加載定位功能。這意味著,乘客將不用再擔心自己的隨身行李遺失。當機場或者航空公司撿到乘客遺失物品之后,完全可對照所有乘客隨身行李匹配系統,通過排除法找到真正丟失行李的乘客,歸還遺失物品。
搬走一座山建的T3A航站樓有多高大上?
據中建八局西南公司的項目總工石鵬介紹,整個T3A新航站樓占地面積為16.9萬平方米,而所在地的這座山,占地就達16萬平方米,“相當于搬走一座山,建起機場的新航站樓。”

新建的T3A航站樓總面積達53.7萬平方米,共6層,分別為地上4層、地下2層,其中L4層為旅客值機、國內安檢、國際聯檢區域。共設值機島9個,柜臺288個,國內安檢通道37條。

航站樓內部,寬敞的空間令人震撼
即將投用的第三跑道和T3A航站樓,主要包括一條3800米長的跑道,93個停機位,其中包括79個客機位和14個貨機位;另有53.7萬平米的T3A航站樓,34萬平米的綜合交通換乘樞紐,10萬平米貨站,總投資近300億元。

T3A航站樓的索玻璃幕墻
同時,T3A航站樓還配有全亞洲最大的7.5萬平方米的單索點式玻璃幕墻,約為T2A、T2B的4倍,是目前亞洲最大的單體索幕墻體系。

軌道10號線將無縫接駁T3航站樓,乘坐3號線至T2A航站樓再換乘軌道10號線也可以到達。自駕的市民從主城出發,經寸灘,走機場專用線,可到T3A航站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