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蜂窩物聯網技術風頭正勁
最近,在業內矚目的MWCS2017大會上,蜂窩物聯網成為最熱門的話題。這使得整個移動通信產業在更高速率、更大容量之外獲得了一條新的發展路徑:更豐富的接入方式。與傳統蜂窩物聯網技術相比,新型蜂窩物聯網技術具有占用帶寬更窄、資源更少,降低功耗和復雜性,更長的電池壽命等優勢,以及在現有LTE網絡上能夠實現更深更廣的覆蓋。
三大運營商同時發力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的三大運營商不約而同地在MWCS2017發布了各自的物聯網戰略。中國電信發布了物聯網開放平臺,該平臺由連接管理、應用使能、垂直服務三大板塊構成,全球化、安全可信的端到端服務貫穿始終,具備三大優勢:一是全球連接、一點服務;二是開放創新、安全可信;三是數據感知、智能決策。中國電信將依托物聯網開放平臺,借鑒行業經驗、整合內部資源,聯合全球合作伙伴,打造產業核心競爭力、共創商業價值。中國移動舉辦了移動物聯網大會,發布了其物聯網發展計劃,并宣布成立中國移動物聯網聯盟。截至今年5月底,中國移動的物聯網連接數突破1.2億,是全球最大的物聯網連接提供商。中國移動表示,計劃今年全年新增1億個物聯網智能連接數,將總規模推進至2億個。在NB-IoT與eMTC方面,中國移動致力于同步推動NB-IoT與eMTC協同發展,并將立足“端-管-云”全面推進,攜手產業各界,打造最強移動物聯網生態系統。中國聯通則在其國際合作伙伴大會上,發布了物聯網新一代連接管理平臺,同時還發布了物聯網“全球連接”協作倡議,中國聯通在此倡議全球運營商以及物聯網產業鏈各方合作伙伴加快行動,基于“公正、平等與協商”的原則,建立長效溝通和協作機制,以更加“開放、包容和互信”的姿態共同攜手,打造物聯網“全球連接”能力,特別是在連接平臺互聯互通、eSIM平臺建設應用以及高效合作機制三方面加強合作,加快推動全球物聯網部署,共同創造“萬物互聯”時代的新價值。

全球產業界的一致選擇
從全球范圍看,包括AT&T、Deutsche Telekom、Verizon和沃達豐在內的多家主流移動運營商陸續推出低功耗廣域網(LPWA)商用解決方案,GSMA發起的移動物聯網計劃已經引起了廣泛關注。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在某些重點城市、中國電信已在全國范圍內商用NB-IoT網絡,沃達豐在西班牙與荷蘭、DT在德國若干城市和荷蘭全國范圍內推出NB-IoT網絡,而AT&T和Verizon此前也已宣布在美國部署采用LTE-M技術的網絡。此外,GSMA還表示其移動物聯網創新者項目的成員已超過500名,彰顯了網絡及更廣泛意義上的物聯網生態系統的蓬勃發展,該計劃旨在促進新型LPWA解決方案的開發。
GSMA首席技術官Alex Sinclair表示:“移動物聯網計劃鼓勵市場采用授權LPWA網絡。目前,全球多家運營商進行了商用部署,并推出數百種不同的應用和解決方案,這項計劃的發展勢頭良好。市場已經認識到采用這些靈活、安全、更低成本并涵蓋所有使用場景的解決方案所帶來的益處,我們期待在不久的將來看到更多運營商加入本計劃。”
中國走在發展前沿
目前,移動運營商正采用NB-IoT和LTE-M技術升級其授權蜂窩網絡,這兩項技術均采用全球統一的3GPP標準來擴展物聯網。這些全新的移動物聯網網絡旨在為大眾市場的物聯網應用提供支持,例如智能電表、環境傳感器和消費電子產品等低成本、采用低數據傳輸率、需要長電池壽命或通常在偏遠地區運行的應用。NB-IoT與LTE-M技術都將在3GPP Release 15版本中得到進一步定義。可以說,eMTC和NB-IoT是蜂窩物聯網技術中的兩大主要技術流派,二者所覆蓋的業務類型相互補充。對于運營商而言,在部署NB-IoT的基礎上,繼續部署eMTC將幫助運營商最終覆蓋全部蜂窩物聯網應用場景,快速地為移動物聯網用戶提供全新便捷的體驗。
行業分析機構Gartner預測,到2025年全球連接數將達31億,而中國將憑借其4.86億連接數成為主要的LPWA市場之一。此外,憑借網絡推出規模和創紀錄的生態系統開發者合作伙伴數量,中國也將處于全球移動物聯網發展的前沿。中國移動已經在包括鷹潭市在內的一些重點城市部署了NB-IoT網絡。中國聯通在整個上海以及廣州、深圳和福州的主要城區,推出包括智能停車、智能防火傳感器和智能電表等在內的各類解決方案。中國電信也已宣布在全國范圍推出NB-IoT網絡。作為GSMA移動互聯網創新者社區的一部分,中國正引領著基于移動物聯網技術的新型創新解決方案的開發。在基于移動物聯網技術開發新型解決方案的全球546家企業中,有215家企業來自中國。這些解決方案包含智能停車、寵物追蹤、資產追蹤和智能農業等。
新型蜂窩物聯網已經聚集起強大的產業能量,在應用方面也已經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今后若干年,蜂窩物聯網有望進入爆炸式增長階段,從而帶動整個移動互聯產業鏈的發展和進化,進而為人類社會的全數字化注入新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