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智能污水井蓋完成驗收,能實現實時監控
昨日,記者從泉州市排水管理中心獲悉,市區東湖街安裝的78個智能污水井蓋及 3 個基站于近日完成驗收。目前, 這些井蓋已實現實時監控, 一旦出現丟失、移位、變形或者頂托,會立即發出報警信息。巡查人員第一時間 接收并處理,不僅提高效 率,還能確保井蓋、車輛、行人的安全。
目前,智能井蓋還處于 嘗試階段,泉州市排水管理中心相關科室負責人表示, 要運行一段時間,確實有效果,或將考慮大范圍推廣。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東湖街,泉州市排水管理 中心的工作人員正撬起非 機動車道上的一個井蓋,向記者展示剛剛完成驗收的智能井蓋。記者看到,在這個井蓋下方中間位置,確實 安裝有一個4厘米大的電子標簽,其他的,與普通井蓋無區別。

井蓋下的電子標簽,可將感應到的信息傳送到附近的基站
負責智能井蓋建設的是福建省物聯網科學研究院。工作人員吳女士向記者展示手機里安裝的智能井蓋APP,此時,畫面顯示,撬起的這個井蓋所處位置是東湖 街 487 號,存在傾斜現象。 智能井蓋控制臺內還能看 到,每個井蓋都有標簽編號、井蓋狀態、更換時間、詳細地址以及具體負責人。
吳女士告訴記者,智能 井蓋管理系統,主要是利用了物聯網相關技術,標簽感 應到的信息,會及時傳送到 附近安裝在電線桿上的基站,每個基站覆蓋兩公里。基站接到信息后,及時傳送 到后臺管理系統,這時,巡查人員在手機上接到報警后,能在最短時間內處理井蓋事件。
吳女士介紹,保守估 計,每個標簽電池電量可維持 3 至 5 年。而標簽要是沒電了,也會發出警報, 通知他們及時更換,因此, 不用擔心沒電無法使用。 而目前,標簽還未能有對井蓋破損實行監控的功能,對于這方面,也是他們下一步要做的。
據了解,目前,泉州中心市區,除了東湖街,站前南北大道、泉州師范學院內,也是智能井蓋的試點。 此外,除了市政井蓋,也有通訊公司將嘗試通訊井蓋實現智能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