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籃球是否不靠譜?創始人:我們挺看好
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逐漸變成共享行業的兩大主力,受到大多數消費者和資本家的認可,而共享雨傘和共享籃球這兩個新興領域卻被很多網友打入“偽需求”的行列。今年4月,金沙江創投合伙人朱嘯虎在朋友圈表示:“聽說共享雨傘、共享籃球的創業者要來我們辦公室來堵門。堵門的就不必來了,我在辦公室的時間也很少。”消費者和投資人都不看好,共享籃球項目就這樣夭折了?并沒有。
“我們挺看好”
在外界不看好的大環境下,共享籃球項目創始人的“干勁”并沒有消減:“豬了個球”于5月拿下千萬級Pre-A輪融資,并且已經在全國二十幾個城市中投放數千臺共享籃球機柜;“一元體育”的三位創始人盡力籌備著機柜試點投放和軟件測試的工作。近日,“891共享籃球”的幾百個籃球已經到貨,準備7月份在唐山的高校試點;北京的“敢拍共享籃球”也已經在一所高校試運營已有半個月。
四個項目中,“豬了個球”和“一元體育”主要采用電子儲球柜模式,“891”出于制造技術和成本的考慮不采用智能機柜,“敢拍”創始人周守航則表示目前敢拍試點運營的是依靠人工進行管理的“非智能共享系統”。

籃球愛好者的福利
目前的共享籃球主要投放地點是室外球場,通常會在其附近擺置一個裝著籃球的儲球柜。電子籃球儲物柜的操作和共享單車類似,用戶只需使用手機掃碼取球,拿走籃球后把柜子關上即可開始計費使用。目前,大多數共享籃球的收費標準為1元/小時(地區不同收費會有所調整),押金百元以內。
打球前回宿舍拿球,打完了還要放回去,沒球的時候找同學借球,這些都是籃球愛好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四家共享單車的創始人都是體育運動愛好者,所以他們認為“這個市場不大,但可能還是會有人用的。”確實,共享籃球對于大多數人可能是“偽需”,對于愛好籃球的人來說卻是一種福利。

不只是分享籃球
雖說是共享籃球項目,但其最終目的并不止限于籃球租賃。“豬了個球”官方將自己定義為全球首創器材共享平臺,該項目創始人徐敏表示:“我們不是只做籃球,而是做器材。籃球只是一個點,如果只做籃球,這個市場不大的。”
“一元體育”的三位創始人也決定做兩手準備,一邊布局線下智能機柜,一邊創造出更多可能性的軟件端,如體育地圖、在線約球等,并將這些端口與共享籃球端口對接。“一元體育”創始人之一王會恩將自己的項目定義為體育商業生態系統,“軟件端對標的是滴滴出行,線下端對標的是騰訊體育、阿里體育。”

“豬了個球”創始人徐敏表示,“共享籃球關鍵還是看鋪設的量、鋪設的速度。你很有名氣也沒用,你沒名氣也沒關系。”所以,共享籃球是一個相對公平的創業領域。共享籃球目前的入局者不多,大多企業仍在觀望期。如果未來有大量資本融入,共享籃球柜里可能會有更多運動設備加入,至于缺乏場地和球友的問題相信也會逐一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