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以COSMOPlat為支點布局“三元價值矩陣”
“大眾創新,萬眾創新”近年來成為中國經濟運行中的一個“熱詞”,伴隨著這股如火如荼的勢頭,正在蓬勃發展的制造業與互聯網“雙創”環境,讓更多企業張開懷抱,擁抱開放性創新,“雙創”推進的成效與作用在國內漸獲認可。
7月27日,作為全國“雙創”成果范本,海爾COSMOPlat亮相全國制造企業雙創成果展。本次海爾所分享的以COSMOPlat為支點實現企業、用戶、資源的三元價值矩陣的“雙創生態系統”,為更多企業進行“雙創”轉型釋放活力、打通全要素全流程壁壘,讓用戶、企業、資源納入到同一個交互生態圈上提供了借鑒。
構建用戶企業資源“三贏”格局
海爾對智能制造的理解是打通與用戶交互的全流程節點,COSMOPlat通過眾創匯、海達源等模塊,讓用戶自主定義所需產品,使用戶參與產品制造全流程,體現用戶的價值和尊嚴。
同時,作為一個開放性的平臺,COSMOPlat打破了企業的邊界,讓共生共享成為平臺的主旋律。它打造了一個開放又閉環的全新生態,將海爾的智能制造能力與資源整合,構建起用戶、企業、資源的“三贏”格局。
傳統制造業中,企業多為單打獨斗,而在COSMOPLat上,企業通過將海爾的成功經驗與模式復制,從而進行轉型升級。此外,平臺開放性地接受第三方資源的參與,使外部資源可以享受海爾互聯工廠智能制造的便捷。
COSMOPlat以互聯工廠模式為樣板,面向制造業企業、接受外部資源、提供以用戶體驗為中心智能制造全流程并聯的解決方案,通過用戶和制造大數據的融合,實現企業和用戶、企業和資源、資源和用戶的“三元價值矩陣”。在這個意義上,COSMOPLat連接起了整個上下游的資源,形成了一個共生共贏的生態系統。
用戶全流程參與智能制造
“致力于滿足用戶需求”,這是海爾始終不變的信條,正是秉承這一理念,COSMOPlat在運行過程中,核心就是用戶,用戶可以全流程參與產品設計研發、生產制造、物流配送、迭代升級等環節。通過智能化系統,解決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實現規模化定制。
在COSMOPlat中,個性化需求與規模化定制不再是矛盾的雙方,而是統一的整體,其本質就是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從用戶提出個性化要求,到訂單信息輸送到互聯工廠,隨后工廠自動匹配生產出符合訂單的模塊配件,到最后自動完成整個產品的生產。這種個性化用戶需求和大規模標準化定制下的“高精度+高效率”就是海爾COSMOPlat的取勝之道。
海爾COSMOPlat的實踐已初見成效,目前,平臺已聚集了上億用戶資源,并實現了包括沈陽冰箱、鄭州空調、佛山滾筒、膠州空調、青島熱水器、FPA電機、青島模具和中央空調在內的8大互聯工廠的產業布局。
為企業轉型提供可復制樣本
曾經,中國制造通過廉價勞動力的“流水線”作業,將“Made in China”推向世界。如今,海爾COSMOPlat的出現,使中國智能制造的新模式登陸全球,書寫世界智能制造的新篇章。
在智能制造浪潮中,中國傳統制造業同國外制造強國相比存在諸多現實差距,如制造業企業發展水平參差不齊,自動化程度各不相同等。因此,中國企業想要“彎道超車”,就要另辟蹊徑,走出一條適應中國制造業企業發展特色的道路。
海爾COSMOPlat為企業構建了一個可以跨行業,在生態層面相互聯接和協同的平臺,通過用戶需求驅動的模式創新帶動企業軟硬升級。但它既不是由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也不是由工業化帶動信息化,更不是簡單的機器換人,而是在以互聯工廠模式為樣板的基礎上,企業迅速復制海爾互聯工廠現有的成果,幫助企業快速向大規模定制轉型,通過這種模式形成智能制造全球“第三極”。
COSMOPlat的出現將縮小中國制造業企業與其他先進國家在品牌塑造、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助力中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