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人住養老院將可刷醫保卡
老有所養,病有所醫。這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7月12日,江蘇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出臺《關于深入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旨在促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深度融合,有效提升老年人健康養老服務的獲得感。記者從會上獲悉,到2020年,全省老年護理院達到200所以上,符合條件的參保老年人住養老院可刷醫保卡。
醫養現狀
醫養結合機構385家
江蘇是全國最早進入人口老齡化的省份。在醫養結合推進中,江蘇全面推進家庭醫生簽約制度,為老年人提供綜合、連續、個性化的醫療護理服務。全省90%的鄉鎮衛生院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包括老年人在內的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率達到44.8%。在加快發展醫養結合專業機構方面,截至目前,全省共有醫養結合機構385家,床位6.2萬張;其中護理院135家,入住老人20699人;康復醫院99家,床位11313張。
目前,江蘇蘇州、南通、南京3市先后被列為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單位。全省在醫養結合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例如:蘇州市醫養結合機構建設成效明顯;南通市長期照護保險減輕失能老人照護負擔;南京市居家護理、家庭病床服務等受到社會好評。
發布會上,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何小鵬介紹說,目前,江蘇主要是區域、城鄉發展不平衡,醫養結合服務對居家、社區的供給不足,社會力量參與的積極性有待充分調動,相關政策有待進一步建立完善。
推進內容
為老人建健康檔案
記者注意到,《實施意見》中明確了江蘇推進醫養結合的重點任務。針對目前90%的老人選擇居家養老、6%—7%的老人選擇社區養老、3%—4%的老人選擇機構養老的實際,《實施意見》將推動醫療服務向社區和家庭延伸放在首要位置。
《實施意見》中強調,要加大居家和社區老人健康養老服務供給,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為抓手,為65歲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并動態管理。另外,還要支持和推廣在社區居家養老(日間照料)中心嵌入“健康衛生小屋”(或開設全科醫生工作室),提高居家和社區醫養結合服務的可及性。
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到底如何結合?《實施意見》中也提出了明確方案,例如:支持養老機構開展醫療服務。即將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納入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
《實施意見》中明確,100張床位以上的護理型養老機構和助養型養老機構應單獨設置護理站(醫務室)。條件具備的養老機構可申請開辦老年病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中醫院、安寧療護機構等。
如何推進
將居家養老納入醫保
對于沒有生病的老年人來說,如何“用活”醫保卡里的錢是個問題。就如何推進醫養結合,《實施意見》提出了五項保障措施,首要的就是暢通醫保支付,加大保障力度。也就是說,今后,符合條件的老年人住養老院可以刷醫保卡。
《實施意見》中明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老年人,入住護理型養老服務機構發生的符合政策的醫療費用,可以按照相關規定報銷結算。針對居家老年人,將符合規定的家庭病床、醫療巡診等醫療費用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同時將護理院(站)、康復醫院、養老機構內設的醫療機構等醫養結合機構,符合條件的優先納入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定點范圍。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此外,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相伯偉表示,還將通過持續提高退休人員的待遇、支持養老服務人才培養等舉措,推進醫養結合。例如:鼓勵企業建立年薪制,提升員工退休待遇;激勵老年護理專業技師的培養,建立培訓補貼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