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云計算企業“跑馬圈地” ,生態成為必爭之地

作者:本站收錄
來源:中國智能制造
日期:2017-07-12 14:33:30
摘要:生態成了云計算最低的要求和必然的趨勢,將來的云計算之爭是生態圈和生態圈之爭。
關鍵詞:物聯網云計算

  隨著云計算下半場的概念的逐漸火熱,每個云計算廠商都在“跑馬圈地”打造生態。于是,生態成了最低的要求和必然的趨勢,未來云計算市場之爭將會是生態圈和生態圈之間的戰爭。

  云計算企業“跑馬圈地”,生態成為必爭之地

  自2006年云計算被正式提出,至2016年正好走過了十年的發展歷程。十年間,云計算從無到有,從概念炒作到逐步落地,云計算開始真正為企業所接受,并顯現出效果和價值。于是,云計算下半場的概念也逐漸成為業界討論的熱門話題,云計算進入下半場有幾個顯著的特征,其中之一就是云計算廠商開始互相抱團形成新的生態系統。

  就國內而言,2007年中國云計算市場起步,初期一直處于對概念和技術消化吸收階段,2010年前后以阿里云為代表的云服務商激活了市場,經過6年的增速發展,國內逐步形成了對標國外的成熟環境,漸漸從自給自足的市場形態走向國際化。然而進入2017年,行業又有了新變化。

  在世界巨頭紛紛搶灘云計算的同時,中國的云計算公司也紛紛在進行重磅布局。而“云計算+生態”的模式,成為國內云計算企業最具核心競爭力的模式。在云計算領域,行業內各種生態主張此起彼伏,每個云計算廠商都在“跑馬圈地”打造生態。為什么“生態”會在最近兩年成為各大云計算廠商頻繁提及的熱詞?

  事實上,生態一直都是云計算發展中不可避免的內容和話題。如果在此之前云計算看的是技術,那么如今的云計算更注重于其應用和落地方面。

  而近兩年浪潮、阿里等公司大肆強調云生態的根本原因,其實在于應用繁榮所帶來的生態環境改變。如果將云計算看作一個星球,那么IaaS與PaaS廠商就是這個星球的土壤、空氣與水,而開發者和SaaS廠商則是種類各異的生命形態。沒有前者,整個星球將不復存在;沒有后者,整個星球則死氣沉沉,失去發展的可能。

  那么云生態究竟如何打造呢?構建生態,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難度十分之大。要知道,不是任何一個企業都有能力搭建平臺,吸引和聚合產業鏈的合作伙伴。作為生態圈的構建者,首先自身必須具備強大的技術實力,其次要有開放、共享、合作共贏的思維和心態,二者兼具,方能真正將生態戰略落地。

  縱觀國內云計算市場,近幾年,百度云的云智峰會、阿里云的云棲大會、騰訊云的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已成系列大會,京東云、華為云、網易云等也在打著生態的旗號,生態成為了他們共同的宣言。

  顯然,云計算已經從過去的賣方市場正式進入買方市場,再也不是只要你說自己是云,就有人埋單的狀態。這也就意味著,云計算的供給側亟需改革,而生態成了最低的要求和必然的趨勢,可以說,未來云計算市場之爭將會是生態圈和生態圈之間的戰爭。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