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資安事件再起 手機成為病毒溫床

作者:謝雨珊
來源:拓墣產業研究院
日期:2017-08-10 10:21:43
摘要:未來隨著物聯網發展趨勢下,裝置辨識、存取控制與資料傳輸安全將成為物聯網資安發展關鍵。畢竟智慧設備、環境感測裝置或各式監控裝置采用率快速普及,以確保裝置不受到未受核可存取的威脅是運作安全,倘若大量物聯網裝置不具備基本安全防護能力時,反而成為有意發動病毒攻擊的新天地。
關鍵詞:手機網絡安全

  資安業者Check Point于2017年7月公布一項研究,指出惡意軟體CopyCat透過ROOT手機和劫持應用程式來獲利,其以多種機制攻擊來創造收入,包括廣告欺詐和應用程式安裝,目前至少有1,400萬人受害。

  由于CopyCat惡意軟體能夠將代碼(Code)注入Android的Zygote應用程序啟動器,以便下載新的應用程序并向受害者顯示欺詐性之線上廣告,其中未經授權的應用安裝和欺詐廣告在CopyCat攻擊于2個月內已產生約150萬美元收入。當中受到CopyCat病毒攻擊受害者有55%位于亞洲,在美國亦有超過28萬臺Android裝置受到感染,多數用戶因下載第三方應用程式,受到釣魚攻擊而遭駭。

  1. 確保網路安全,各國政府積極投入關鍵基礎設施資安防護工作

  全球資安危害事件數量持續提高,尤其現在人手一機,個資安全保護顯得格外重要,目前駭客對于手機的攻擊,已超越對電腦平臺數量,即找出自身的資安弱點并進行強化,成為當今企業最大挑戰之一。另一方面,不僅個人行動裝置為攻擊目標,包括醫療、政府機關及社交媒體亦為重災區,因此各國政府積極要求關鍵基礎設施資安防護(Critic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Protection,CIIP)作為,帶動各資安市場規模穩定成長。

  隨著企業云端服務滲透率持續增加,加上重大網路危害事件出現頻率提升,不僅攻擊或樣本數持續攀升外,加密勒索軟體的本質亦發生質的變化,近期WannaCry即是一例。其中金融業仍是駭客覬覦的首要目標,自2017年起已出現多起針對銀行跨國轉帳SWIFT(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網路及傳統ATM攻擊案件(如孟加拉央行事件)。隨著各國政府持續推動新的資安法規,預期資安管理法勢在必行,政府積極要求CIIP,資安防護將更受到重視。

  目前越來越多資通訊技術應用至工業領域,2016年全球工業控制資安市場規模為71億美元,預估至2019年可達到87.5億美元,其復合成長率為7.2%。由于工業控制系統從過去的封閉網路環境產生變化,其逐步與企業內部網路、Internet互相連結,進一步整合至企業網路架構內。換言之,外界透過Internet可與企業內網取得系統資訊,并掌握控制權,也因此暴露的受攻擊層面與弱點也越來越多。

  2. 面對日益增加的資安攻擊,企業加強防御才是上策

  隨著企業采用公有云端服務比例逐步增加,面對如黑箱運作的云端環境,云端服務供應商需提供更多、更周全的資安防護措施,以消除用戶安全疑慮。另一方面,日趨復雜之企業混合云架構,不同環境間系統連結與資料傳輸,均可能有未知的漏洞,進一步使企業端相關資安產品與管理服務采購需求增加,即云端服務成長引領新一波資安投入。

  當網路基礎設施角色提升,包括DNS(Domain Name System)、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或Content Distribution Network)或云端服務等,網路關鍵基礎設備資安重要性隨之浮現。當企業將更多重要資訊應用建構在虛擬化環境,或Docker容器中,有別于傳統IT環境,所需資安防護亦要隨之升級。

  一旦各式裝置相繼連接至企業環境,其資訊架構走向復雜化,面臨IT與OT系統交疊應用,新舊網路環境轉換及安全體系漏洞,企業資訊架構必將重新設計及重整。

  未來隨著物聯網發展趨勢下,裝置辨識、存取控制與資料傳輸安全將成為物聯網資安發展關鍵。畢竟智慧設備、環境感測裝置或各式監控裝置采用率快速普及,以確保裝置不受到未受核可存取的威脅是運作安全,倘若大量物聯網裝置不具備基本安全防護能力時,反而成為有意發動病毒攻擊的新天地。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