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通混改后首個合作業務為何會是云?
近日,中國聯通宣布分別與阿里巴巴、騰訊在云業務層面開展深度合作。

具體來看,中國聯通與阿里將相互開放云計算資源,在云業務層面開展深度合作,阿里云將向聯通全面開放公共云服務能力,同時在政務云、行業客戶市場等專有云領域進行聯合拓展,并繼續深化混合云方面的合作。而在與騰訊合作上,雙方將依托各自在通信、云計算、網絡安全領域內的豐富資源與能力,在云計算和網絡服務領域相互開放資源,推進深度融合創新,打造全新的“云、管、端”互聯網產業生態平臺。
那么,聯通混改后發布的第一個重要業務合作,為何會是與阿里、騰訊?而且集中在云計算領域?與阿里、騰訊兩者合作的區別又是什么?
對于此次合作的宣布,其實早有跡象。觀察君注意到,9月20日在中國聯通臨時股東大會上,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就透露,中國聯通和百度、阿里、騰訊和京東四家戰略股東業務層面合作,已進行了實質性談判,內容主要圍繞新零售、云計算、家庭互聯網和物聯網四個方面展開。而在云計算領域,主要跟阿里和騰訊合作,“如何把我們的云和他們的云之間的關系變成合力,現在與阿里談完了,與騰訊在繼續。” 顯然,此次中國聯通宣布合作,也是對上一次與兩家談判結果的落地。
而從此次合作的深度和范圍看,聯通與阿里的合作明顯超過騰訊,這也與目前云市場格局和能力相匹配。比如阿里云在“雙十一”期間表現出的安全和穩定,正是聯通這家擁有全世界最大電信運營商支撐系統所看重的。
早在去年11月12日,中國聯通就與阿里巴巴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此后雙方在云業務上的合作不斷深化。今年1月,中國聯通與阿里云合作推出的首個管理手機號碼資源的“卡號云”在全國三個試點省市上線。今年5月,聯通沃云與阿里云再次推出混合云解決方案,通過高速專線互聯,使云上的計算資源與企業原有的IT資源無縫融合,實現了雙方在云資源上的共享共贏。正因為此前經歷了多次合作,所以這次聯通與阿里宣布的合作,會更加明確的聚焦在公共云、專有云、混合云三個方面,雙方將進行全面開放的合作。
反觀此次聯通與騰訊的合作,會主要集中在“公共云”的數據中心、全鏈條云計算產業生態體系以及網絡安全服務這三個方面的合作。而更早此前的6月22日,在騰訊“云+未來”峰會合作伙伴專場上,騰訊云與中國聯通旗下聯通沃云數據有限公司和聯通網絡技術研究院分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宣布將在政企云計算市場、CDN解決方案以及混合云解決方案、下一代網絡技術、物聯網、安全等方面展開積極合作,合力拓展云計算業務。
總得來說,這次合作對行業也是利好,代表著云計算第一次真正切入電信業,可以看做是其大規模代替傳統IT架構的開端;而且這次合作,也給了市場對三方在生態層面的融合以巨大的想象空間?;蛟S更重要的是,這意味著阿里、騰訊兩家互聯網企業的云業務正大規模獲得高端客戶群的認可和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