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前8大新興技術領域和其隱患,包括無人駕駛、物聯網

偉大的技術帶來巨大的風險。
隨著新型技術在數字化時代下不斷涌現,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軟件工程研究所(SEI)正在深入研究其影響。該研究所發布了2017年新興技術領域風險報告,詳細介紹了它們在未來可能帶來的威脅以及存在的漏洞。
“為了支持US-CERT(美國國土安全部計算機應急準備小組) 的前瞻任務,位于卡內基梅隆大學軟件工程研究所的CERT中心正著手于研究新出現的系統漏洞,漏洞指的是由于系統子組件之間的復雜性或意外性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的暴露或弱點。根據SEI的報告,CERT / CC研究囊括了直到2025年成功性較大并可能引發社會變革的新興技術趨勢,以及每個技術領域對網絡安全的潛在影響。
據報道,造成風險的頂尖技術有:
Blockchain:Blockchain(數據區塊鏈)技術在過去幾年中已經變得越來越受歡迎,眾多公司正在努力將該技術從加密機制中解放出來,并將其轉化為商業模式。Gartner最近將blockchain命名為2018年十大技術趨勢之一。但是,報告指出,blockchain同時帶來了獨特的安全挑戰。據報道,“由于它是保護數據的工具,因此區塊鏈技術本身的任何編程錯誤或安全漏洞都會破壞其可用性。

智能交通系統:每天都有新公司加入無人駕駛技術的競爭比賽中。無人駕駛的好處包括更安全的道路和更少的交通流量,但報告指出,僅僅一個系統故障就可能會導致意外的后果,如交通事故,財產損失,受傷甚至死亡。
網絡物聯網:隨著物聯網的出現,作為“事物”連接和傳遞數據的方式網狀網絡已經建立。報告指出,網狀網絡與傳統的無線網絡設備具有相同的風險,如身份盜用、中間人攻擊和監測等。此外,由于物聯設備的設計和實現方式,網狀網絡還存在更多的風險。報告指出:“一個受到攻擊的設備會成為網絡中到達其他所有節點的跳板,充當了家庭或商業網絡受到攻擊的網關。
機器學習:機器學習能夠為實現大數據自動化提供助力,使新業務洞察更為快速,但是SEI對在涉及敏感信息時的安全漏洞標示擔憂。另外,就像在數據體上訓練機器學習算法一樣容易,也可以很容易地把握算法。報告指出:“對手采用機器學習算法使用惡意或特制數據的能力可能導致不正確的結論或不正確的行為。”
機器人手術:機器人輔助手術場景需要的是外科醫生、一臺計算機控制臺和通常執行自主程序的機器人手臂。雖然技術已經很成熟,安全漏洞的影響一直很低,但SEI仍然有其關切點:“外科手術機器人網絡化的情況下,一些攻擊、甚至是無意的攻擊,都可能導致機器無法使用,而這可能會對患者和醫院工作人員產生不利影響。

智能建筑:在物聯網場景下的智能建筑物使用傳感器和數據分析技術進行工作,使建筑“高效,舒適,安全”。智能建筑的一些例子包括:實時照明調整,暖通空調和參數維護。SEI表示,其存在的風險因情況不同會有所差別。“最高的風險將涉及安全和安全相關的技術,如滅火、報警、攝像和門禁控制。對系統的安全攻擊可能會導致業務中斷,或只是輕度的不適。”

智能機器人:智能機器人正在與人類工作人員一同出現,或者會直接取代人類崗位工作。通過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這些機器人可以根據環境進行學習、調整、做出決策。其風險包括但不限于:硬件,操作系統,軟件和互連。“不難想象,當把這些機器人關機或是整改升級時,對財務,運行和安全方面存在的影響。比如一邊嗡嗡響一邊交付的無人機;、面向服務或軍事輔助的人形機器人、工業控制器、或者如前所述的外科機器人。”
虛擬個人助理:幾乎每個人都可以在移動端或PC上訪問虛擬個人助理。這些虛擬個人助理使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來了解用戶并模擬人類助理的技能。由于這些助手高度依賴數據,所以在安全性方面存在隱私權問題。”他們可能會訪問你的社交網絡帳戶、短信消息和手機應用程序、銀行帳戶甚至家庭信息。研究人員寫道,在商業環境中,他們可能獲得知識庫和大量的企業數據。
據報道,2017年推廣和分析最重要的前三大領域是:智能交通系統,機器學習和智能機器人。報告指出:“這三個領域正在積極部署,并有潛力對社會產生廣泛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