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國內外物聯網平臺重要玩家和競爭策略

作者:郭仁賢
來源:物聯網世界
日期:2017-11-03 09:40:39
摘要:現如今全球物聯網平臺入局者數目已經超過450家,其增長幅度比2016年多出來近30%。總體來看,物聯網平臺有較為顯著的行業化特征,主要是工業制造、智慧城市和智能家居這三大領域。

  萬物互聯時代即將來臨,單單的互聯網早已無法再滿足人類的需求,物聯網作為世界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正在推動著各行各業的變革。在前不久結束的2017年云棲大會上,阿里巴巴物聯網生態再下一城,正式發布了Link物聯網平臺。據此前IoT Analytics最新發布的物聯網平臺研究報告指出,在全球范圍內的物聯網平臺企業已經由2015年的260家,2016年的350家增長至如今的450家。為何如此多的企業對打造物聯網平臺這么熱衷呢?

  物聯網技術的應用領域很是廣泛,幾乎所有的行業都可以和它扯上關系。在對物聯網平臺的競爭策略進行分析前,我們有必要先對物聯網產業鏈做個簡單的了解。

  一、承上啟下!物聯網產業鏈的樞紐

  物聯網產業鏈(如圖1)一般分為8大環節,首先是物聯網產業鏈的上游,包括芯片供應商、傳感器供應商、無線模組廠商。在這一部分里,物聯網芯片除了ARM、英特爾、高通、德州儀器、意法半導體等這些在行業中占據絕對優勢的國際半導體巨頭之外,還有國內廠商華為海思、北京君正、北斗星通、華天科技等在持續發力;傳感器層面目前主要由美國、日本、德國的幾家龍頭公司主導;而模組主要是華為、中興通訊、移遠通信、上海慶科等處于行業領導地位。

  圖1.物聯網產業鏈全景圖

  再看物聯網產業鏈的中游,包括網絡運營商、平臺服務商、系統及軟件開發商。在這一部分里,網絡是萬物互聯的信息通道,也是目前物聯網產業鏈中發展較為成熟的環節,包括LPWAN、3/4/5G以及無線傳感器網等。這里主要是三大通信運營商,這些運營商的服務是下游任何玩家都繞不開的。還有就是號稱物聯網的“動脈”的系統及軟件開發商,目前發布物聯網操作系統的主要是一些IT巨頭。關于平臺服務商,它在物聯網產業鏈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是信息產業中的新興角色,短短幾年內,已從全球最初的十幾家發展到450多家,思科、IBM、微軟、谷歌、艾拉物聯、宜通世紀、阿里等都是其中的杰出玩家。

  最后是物聯網產業鏈的下游,包括智能硬件廠商和系統集成及應用服務提供商。智能硬件是物聯網的承載終端,是指集成了傳感器和通信功能,可接入物聯網并實現特定功能或服務的設備。而系統集成及應用服務提供商,作為物聯網應用落地的“實施者”,一般是面向大型客戶或垂直行業,目前這一領域做得比較好的有華為、中興、星網銳捷、遠望谷、漢威電子等,而下游廠商的發展離不開其上游的推動作用。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處于產業鏈中游的平臺服務商其樞紐地位,上游通用硬件廠商和下游應用服務提供商都需要平臺服務商的支持。

  二、入局者不斷涌入,物聯網平臺行業競爭激烈

  在文章的開頭我們提到,現如今全球物聯網平臺入局者數目已經超過450家,其增長幅度比2016年多出來近30%。總體來看,物聯網平臺有較為顯著的行業化特征,主要是工業制造、智慧城市和智能家居這三大領域。下面就為大家列舉下全球范圍內物聯網平臺的重要玩家,由于篇幅有限,下圖中展示的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如圖2)。

  圖2.全球物聯網平臺重要玩家

  除了巨頭主導的物聯網平臺,例如IBM Watson、亞馬遜AWS、PTC ThingWorx、GE Predix等長期成為業內人士關注的焦點,2016-2017年業界最新推出的一些物聯網平臺也可謂是賺足了眼球(如圖3所列)。

  圖3.2016-2017年業界最新推出的物聯網平臺

  物聯網的應用類型多樣,系統架構也因此有各種變化,平臺標準各自為戰,也因此導致物聯網應用發展的困境。除了以提供連接性管理的物聯網平臺、提供云服務或接入智能裝置為主的應用開發平臺,還有以大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為主以及類似企業信息委外的物聯網平臺等等。

  物聯網覆蓋的領域廣泛,家電、交通、醫療、零售、農業、工業等都是熱門的應用領域,然而其中多半還是使用特定訂制化的物聯網應用平臺,相關技術及應用很難快速大量復制。即使應用導入過程頗為順利,要連接到不同的應用場景時,就可能因為應用平臺標準的不同而導致問題。例如在工業制造領域,上下游供應鏈因為原本鎖定在特定產品,長期以來許多軟硬件設計便會形成便于該產業使用的特定規格,也對新產品或新技術的進入形成障礙。同時存在多套標準勢必會讓物聯網市場變得零碎,且在互操作性尚不明確的情況下,用戶就會對許多物聯網應用心存疑慮。萬物互聯若是只能在特定領域物物相聯,勢必會影響物聯網行業未來的發展,也讓原本對立的標準組織開始走向合并或結盟。

  然而現階段還很難看出哪種標準占據絕對的優勢,或在某一領域擁有一家獨大的潛力,所以對物聯網解決方案供貨商或應用開發者而言,接下來的幾年仍然得繼續面對標準多元的挑戰,平臺之戰還將加劇。

  三、物聯網平臺服務商的競爭策略

  1、爭取上游的支持,試圖控制下游

  平臺服務商處于供應鏈的中游,在生態合作上,物聯網產業鏈上游的通用硬件提供商不能直接解決行業客戶的業務問題,所以它們的銷售通常都是通過平臺商或者應用服務提供商銷售給最終客戶的。通用硬件提供商很大程度上要靠平臺商或者應用服務提供商生存,由于競爭激烈,通用硬件提供商絕不可能綁死在哪一家身上。所以,平臺服務商應多爭取來自產業鏈上游廠家的支持。

  此外,我們知道,離客戶越近的玩家其在生態合作中的價值越大,平臺服務商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多地和應用服務商開展技術對接和業務合作,增大對產業鏈下游的影響力。

  2、人力、物力和財力

  據BCG在《who will win the IoT platform wars》報告,物聯網的平臺市場看起來遠沒有這么擁擠,因為很多所謂的平臺只是提供了物聯網平臺能力的一小部分。

  物聯網要滲入到公司的生產領域,除了生產領域的硬件投入,如模組、芯片等,還有就是要解決企業對解決方案的個性化訴求,這要求物聯網綜合平臺提供方在服務過程中投入人力、物力,幫助客戶完善、優化系統,實現既有生產領域設施與物聯網平臺的深度對接。同時,要想打造一個強大物聯網平臺,還得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財力也是一個決定因素。

  3、定位要準確,選取幾個重點的垂直領域

  物聯網的應用實在太廣闊了,任何一個企業都很難通吃所有領域,所以與其雨露均沾不如把優勢領域做大做強。物聯網市場中的機會很多,但大多良莠難分,所以一定要謹慎評估。

  總結:未來,隨著物聯網行業的逐漸落地,設備聯網數量的增多,物聯網平臺市場也必然將逐漸增大。一個成熟的物聯網平臺還需要實現對硬件終端、物聯網卡的流量語音計費、應用開發以及數據分析等的管理。把握好這幾層管理,并能夠準確理解行業特征,快速滿足用戶需求,提供便捷人性化管理界面的平臺企業,將會更加具備競爭優勢。

  從全球范圍來看,收入超過千億美元的物聯網平臺目前還屈指可數,但據預測,2020年我國物聯網平臺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000萬億人民幣,受行業發展的紅利,相信物聯網平臺企業的收入空間將迅速擴大。

  注:本文由物聯傳媒郭仁賢根據對物聯網行業的理解而整理發布,更多關于物聯網平臺、LPWAN、實時定位等話題的交流,歡迎添加作者微信15019459997或直接掃描以下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