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刷碼乘車 定制公交 移動支付打開智慧公交新天地

作者:韓光胤 記者 張凡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日期:2018-04-25 15:25:16
摘要:擁擠、沒座位、等車時間長……公共交通的這些劣勢正在逐漸消退。越來越多的公共交通企業主動擁抱“互聯網+”,移動支付、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開始廣泛應用在公交領域,為群眾出行、企業運營、政府管理帶來極大便利。

  擁擠、沒座位、等車時間長……公共交通的這些劣勢正在逐漸消退。越來越多的公共交通企業主動擁抱“互聯網+”,移動支付、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開始廣泛應用在公交領域,為群眾出行、企業運營、政府管理帶來極大便利。

  4月18日,由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聯合主辦的“2018公共交通出行峰會”在浙江杭州舉行,吸引了超過千名管理部門、公交企業和“互聯網+公交”運營商代表。論壇上,公交移動支付、互聯網+公交出行商業模式等話題成為關注點,與會者普遍認為:移動支付開啟了公共交通互聯網化的“新天地”,智慧公交將帶來公交服務質量的新一輪提升。

  零錢使用率大幅下降

  “以前,我們面對大量零錢時的心情很復雜。看著是在收錢,實際是在花錢。”江西九江市公共交通集團公司的苦惱引發了與會公交企業的共鳴,公交票款的人工清點成本曾一直居高不下。

  杭州市公共交通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存錢介紹,開通移動支付之前,杭州公交日均零錢收入約170萬元,占票款金額的48%,需要一個200人的團隊進行清點。2017年6月,杭州主城區實現公交移動支付全覆蓋,零錢使用率下降了20%以上。

  今年3月,石家莊主城區公交實現移動支付全覆蓋,當月客流量是石家莊地鐵開通以來首次實現大幅回升,完全回到地鐵開通之前的客流量。

  廣州羊城通副總經理蘇浩偉表示,移動支付接入公交不只是解決乘車的問題,更激發了公交行業的內在創新。“隨著公共交通數據平臺的不斷完善,乘客不僅可以看到車輛到站時間、車輛擁擠程度等信息,還能夠了解沿途站點的衣食住行信息,甚至定制專屬線路。”蘇浩偉說。

  “支付寶正積極探索開發‘實時公交’‘地鐵Wi-Fi’等增值服務。”螞蟻金服集團城市服務總經理劉曉捷表示,移動支付是“互聯網+公共交通”發展的新起點,互聯網新技術與公共交通行業正由此從“連接”向“融合”轉變,實現公共交通服務質量提升和商業模式創新。

  劉曉捷介紹,2017年國內已有超過50座城市通過支付寶實現公交移動支付。今年,公交移動支付覆蓋將超過100座城市,云計算、地圖導航、辦公協同也將在整合后服務于公共交通領域。

  公交支付數據助力服務質量提升

  “始于支付,超越支付。”如何通過提升公交服務質量,已經成為行業關注的新熱點。

  在互聯網+公交出行商業模式探索分論壇上,以移動支付技術為基礎、為公共交通企業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小碼聯城,分享了基于移動支付數據的“共享微巴”出行模式。

  小碼聯城CEO盧祖傳介紹,與定制公交服務相比,共享微巴的數據更加精準。“‘共享微巴’根據歷史支付等數據精準定位乘客出行需求,并提供‘移動端+線下站臺’全呼叫的公交出行服務。‘共享微巴’基于全新的智能調度系統,定方向不定站臺,實現出行需求內站點全覆蓋。”盧祖傳說。

  傳統公共交通服務更偏向于站點,而“共享微巴”則直接服務于乘客。目前,這一模式正在部分城市開展試點,未來還將引入人工智能和輔助駕駛等功能。

  小碼聯城作為公共交通互聯網運營商,早在2016年10月就與武漢公交開展合作,使武漢成為全國最早開通公交移動支付的城市之一。

  之后,武漢公交與小碼聯城基于乘客刷碼數據,聯合開發了智能調度系統,實現了精準、實時數據獲取以及輔助運營調度、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2017年12月,武漢公交單日刷碼量達到101萬人次,成為全國首個單日刷碼量超過百萬的城市。

  武漢公交刷碼數據顯示:有10%的乘客需換乘兩次;出行距離超過3公里的乘客路線中,30%沒有地鐵和公交接駁線路。通過對數據的挖掘和分析,武漢公交針對需求較大區域實施了線網優化和增加線路,減少乘客換乘次數,提高公交出行效率。

  武漢公交集團信息中心主任肖英介紹,2017年,武漢公交共優化線路11條,新增了20條空白線路,增加運營里程達到196公里,常規公交客運量自2013年以來首次出現增長,接近15億人次。

  商業模式創新 公共交通觸電新零售

  越來越多的市民將交通卡換成電子虛擬卡,傳統的通卡公司面臨著極大挑戰。“交易手續費、沉淀資金、售卡費曾是通卡公司的主要盈利模式。”杭州市民卡有限公司總經理蔡戟說,當實體卡變成虛擬卡,所有盈利模式被打破。

  但機遇也隨之而來。蔡戟告訴記者,互聯網是一個更為廣闊的平臺,通卡公司可以更加輕松地接觸到用戶。自2013年轉型以來,杭州市民卡形成了以賬戶、自付、信用、數據等功能為基礎,從單一交通卡業務轉向更多應用場景的平臺,涵蓋了公共交通、醫療保障、互聯網金融、支付、消費、征信等領域。

  在符合用戶隱私、脫敏的情況下,杭州市民卡與合作機構只用了半個月就上線了“掃碼騎車”功能。2017年,在杭州“最多跑一次”的改革中,杭州市民卡實現了市民卡服務、公交服務等50多項業務線上辦理。

  今年1月,西安地鐵全線開通移動支付,依靠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應用,嘗試將地鐵業態結構與商業生態圈結合,推出地鐵運營的新零售概念。

  西安地鐵運營分公司技術部部長任潔介紹,西安地鐵將把地鐵4號線打造成“網紅地鐵”,通過對移動支付數據的挖掘分析,將站點對應的購物主題進行了整理,開辟4個“互聯網+”購物主題的站點,有美妝站、快時尚站、科技站和零食站。

  市民通過西安地鐵App,不僅能夠乘坐地鐵,還將獲取最貼合個性需求的生活和服務資訊,實現商品、商戶的線下宣傳和線上載體有機融合。西安地鐵的每座車站、每節車廂,甚至車票都將與眾不同,市民也將從“坐”地鐵變成“逛”地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