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首例無人商店盜竊案快速告破,真當無人商店無人守護?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研發與落地的不斷發展,“無人”的概念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到各行各業,無人商店便是近年來逐漸興起的無人化經濟之一。從選購到付款都只需要顧客獨自完成,這種新興的購物方式因其具有極大的便利性與好奇性,在我國許多城市取得了極快的落地應用。

無人商店遭賊惦記
一方面,城市不斷上漲的人力成本和房租成本使得小型便利店的營收受到了嚴重的縮減,尤其是對于需求量大的商業區便利店而言。另一方面,不斷推陳出新的物聯網、人臉識別與移動支付技術使得無人商店的落地應用從不可能變成可能。在這些技術的保障下,無人商店受到了資本青睞,眾多企業紛紛入局其中。無人值守、自行選購,無人商店的增多也讓許多懷有小心思的人認為有機可乘。
近日,位于蘇州張家港的一家無人商店便發生了蘇州首例無人超市盜竊案。據當天的監控顯示,事發當天,三位嫌疑人多次進入商店購買商品,在選取了400多元的商品后,卻只付了僅僅2元后便離開商店。但因為在進入無人商店時需用微信掃碼認證,警方很快便掌握了嫌疑人信息,隔天便將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的三位嫌疑人抓獲歸案。對此,警方提醒無人商店雖無人收銀,但無人商店系統不僅與銀行征信系統對接,店內盜竊將對個人的銀行征信造成嚴重影響,另一方面盜竊商店物品將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視情節將處以五日至十五日不等的拘留及五百元至一千元不等的罰款,且無人商店系統會將其錄入黑名單,禁止其再度進入。

如何進行防范?
事實上,這并非是無人商店這一新興事物第一次遭到了竊賊的惦記。因其無人值守的特點,無人商店在成都、合肥、濟南等地上線應用時,都曾遭受到了竊賊的“關顧”。但無一例外的是,因為店內安防措施嚴密,案件均得到快速告破,并未給運營者帶來太大的損失。自從亞馬遜推出Amazon Go后,各路資本都爭相競逐無人商店。在這些商店中,人臉識別、360°無死角監控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各大城市中嶄露頭角的無人商店,離不開智能化安防產品和技術的保障。
進店:人臉識別
可以說,安防作為人工智能技術落地應用最為成熟的領域,人臉識別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除了上文我們提到的微信\支付寶掃碼入門外,人臉識別門禁也成為了無人商店進出重要的一種方式,在Amazon Go的消費過程中,消費者用手機刷機進店時,位于人口處的攝像機便會通過人臉識別進行記錄。

購物:360°監控
在無人商店中,無死角攝像機甚至可以說已經成為了一種標準配置。通過攝像機360°對商店的全方位監控,且一些具備有先進的動作識別技術的攝像機當發現顧客有未付賬先吃、店內異常行為時,系統將及時予以提示制止。與此同時,在發生盜竊事件后,監控的無死角高清晰度將幫助有關人員追尋貨物。

付款:RFID技術
無人商店的火熱與RFID技術的更成熟運用密不可分。在無人商店中,通過為物品貼上電子標簽,顧客在結算時通過自動收銀臺的讀寫系統便能夠實現支付。甚至于阿里巴巴、京東等互聯網巨頭投資的無人商店來說,在顧客進店時,鎖定小金額無碼支付,在通過結賬通道時便可自動結賬,實現隨拿隨走的便捷支付。

大數據、物聯網助力其中
作為直接面向用戶的產品,如何讓用戶獲得更佳的購物體驗一直是無人商店努力的方向。作為一個空間密集的區域,無人商店在戶外多種天氣條件下的感知調節能力極為重要。在去年,便有爆出夏季戶外無人商店難耐高溫,返廠加裝防熱裝備的新聞。除了使用高新材料作為建材外,在商店中配備上聲光、煙霧、溫濕度探測、客流熱度等多種物聯網傳感器,讓商店根據室內外環境進行自動化調節也成為了時下無人商店提高用戶體驗的重要手段。除此之外,在上文中,我們提及到了商店內均配備有無死角攝像機,這些智能攝像機除了進行日常的監控,還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技術手段對顧客的購物行為和軌跡進行大數據分析,為商品的種類引進和投放提供了充分的基礎數據。物聯網及大數據技術在商店中應用的進一步廣泛,將引領著無人商店向更好更快發展。
總結
人臉識別門禁技術、360°無死角監控、各類傳感器等安防產品技術應用都使得無人商店在“無人化”的外衣下有著極為廣闊的安全防護。目前,無人商店已經成為了全球零售業發展的新趨勢,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的購物方式與支付方式將發生巨大轉變。多年的技術沉淀和數據積累,將成為安防行業重要的切入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