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江西深化醫改還有新動作 推動社保卡逐步代替就診卡
今年江西深化醫改還有一系列新動作 進一步動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 促進合理用藥用械
推動社保卡逐步代替就診卡
實現持社保卡掛號、診療、結算等一卡通用
備受關注的江西深化醫改今年還會有一系列新動作。4月10日,記者獲悉,省政府關于落實省人大常委會對我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情況報告審議意見的報告已出爐,針對省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省政府高度重視,要求省衛計委牽頭,會同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人社廳、省編辦、省民政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等深化醫改主要成員單位認真研究,共梳理出7方面的具體意見,其中明確,今年對第一輪醫療服務價格調整成效進行評估,進一步動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
財政投入
支持5所省屬醫療機構新院建設
根據報告,2017年,全省各級財政對醫療衛生的投入與2016年相比增長12.4%。下一步,將繼續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對所有省直醫療機構取消藥品加成部分按10%比例予以補助,對產生政策性虧損的單體醫療機構按取消藥品加成金額的5%為上限安排補助經費,政策性虧損低于取消藥品加成金額5%的據實補助;對補助后仍有政策性缺口的全額補助事業單位,由省財政予以兜底保障。
從2017年至2019年,連續3年安排貼息和補助資金支持5所省屬醫療機構新院建設。對省屬14個醫療衛生機構,除按規定足額安排各省屬醫療機構在職、退休人員費用外,省財政從人才培養、科研、醫療設備購置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
三醫聯動
今年進一步動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
我省明確,2018年有關部門將對第一輪醫療服務價格調整成效進行評估,并通過醫保、醫療、醫藥“三醫聯動”的綜合施策和統籌銜接,進一步動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在集中招標采購藥品耗材的基礎上,啟動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第二次調整市、縣、鄉三級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指導各設區市開展試點,對醫院取消耗材加成減少的收入,通過同步調整醫療服務價格來彌補;對省直12家醫院集中招標采購擠壓藥品“水分”騰出的空間,啟動第二次調價。
此外,扎實落實醫藥費用控制措施,在全省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二級及以上醫院建立重點藥品監控制度,將價格高、用量大,尤其是非治療輔助性、營養性等藥品納入重點藥品監控目錄,監控目錄每半年動態調整一次。落實處方點評通報制度。促進合理用藥用械,糾正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
分級診療
重點支持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傾斜
圍繞進一步加快推進分級診療體系建設,我省重點支持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傾斜,重點支持縣域內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數尚不達標、業務用房面積不達標,且病床使用率高于80%的縣級醫院(含中醫院、婦幼保健院)建設。新增床位重點向婦兒、產科、中醫、精神、老年病等薄弱領域傾斜。支持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到2020年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達標率達到95%以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達標率達到80%以上。
2018年全省選擇13個縣市開展醫共體建設試點。醫共體內實行醫保總額預付制度,按區域人頭總額預算包干,醫保基金按人頭總額預付給牽頭醫院,結余資金由醫共體成員單位留用,倒逼醫共體內不斷提升自身服務能力,主動控費,防止過度檢查過度治療。
薪酬改革
公立醫院開展薪酬制度改革試點
在提高醫療服務水平方面,我省將加強人才隊伍保障,實施高層次人才優先用編政策,同時,在全國率先推進衛生高級職稱制度改革,實行分級管理、分類評價,省里負責評審正高級,市里負責評審副高級,大型醫療衛生機構自主評審職稱。將衛生高級資格分鄉鎮、縣區、省市三類進行評價,明確不同類別資格其聘任有效范圍不同,鼓勵衛生技術人員長期服務基層。
我省明確,加快公立醫院的薪酬制度改革。就在今年2月9日,省人社廳、省財政廳、省衛生計生委聯合印發了《江西省擴大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方案》,要求各設區市公立醫院全面開展薪酬制度改革試點,省級醫院可參照方案自行確定是否開展試點。
醫保政策
推動社保卡逐步代替醫院就診卡
根據報告,我省還將加大中央和省級財政補助力度,完善全省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辦法,逐步提高財政補助標準,繼續為城鄉低保、特困人員、重度殘疾人、高校大學生、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等代繳個人保費。縣(市、區)財政按人均不低于90元的標準為所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購買重大疾病商業補充保險。
加快醫療保障信息系統建設,實現省、市、縣、鄉、村五級網絡覆蓋,參保人可持全省統一的社會保障卡在各級定點醫療機構(含鄉鎮衛生院、社區服務站)、藥店等刷卡就醫購藥直接結算。推動社會保障卡逐步代替醫院就診卡,實現持社會保障卡掛號、診療、結算等一卡通用。建立醫保、衛生、醫院數據共享機制,實現居民持社會保障卡跨區域跨機構查詢診療、處方健康檔案等信息。
醫養融合
取消養老機構內設診所行政審批
我省還將推進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聯通各級醫療衛生機構,整合全員人口、電子健康檔案及電子病歷三大數據庫,逐步實現公共衛生、計劃生育、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管理、綜合管理等業務領域信息系統數據共享。
加快推進醫養融合,取消養老機構內設診所的行政審批,實行備案制。鼓勵有條件的二級、三級醫院開設老年病房和醫療專護病房,或在養老機構內設置護理院等醫療服務延伸點,提供醫養結合型醫護服務。落實分類獎補標準。發揮財政獎補的導向作用,對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按要求配備護理床位的護理型民辦養老院,比照普通型民辦養老院的兩倍給予一次性建設補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