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25城交通卡實現互聯互通
無論是搭乘公交還是地鐵,或是坐輪渡和有軌電車,一般一張交通卡就可以解決問題。但是一旦到外地公辦或者旅游,大家會發現自己又要陷入搭乘公共交通需要準備零錢的煩惱中。
交通運輸部于2013年3月正式啟動全國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工作,是落實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重要舉措。根據交通部最新發布的消息,截至10月底,全國已有31個省(區、市)225個城市實現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
湖北10城實現互聯互通
據湖北省運管局消息,截至11月底,湖北省接入全國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系統的城市已有10個,這些城市的一卡通,可以在北京、天津、重慶、南京等地225座城市乘坐公交和地鐵,這10個湖北城市分別是咸寧、黃石、潛江、荊門、隨州、鄂州、宜昌、襄陽、黃岡、十堰。
目前,湖北省有11個城市分三批獲取了交通運輸部一卡通密鑰,10個城市已實現了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并發行了互聯互通新卡,共計112352張,改造線路441條,機具5993臺。其中咸寧市、黃石市2.8萬余張、荊門市2.3萬余張、黃岡1.3萬張,十堰市一卡通由市區向縣市延伸,先后與房縣、武當山特區、竹山縣完成公交一卡通系統接入,并實現了四地消費和充值的互通。武漢市民使用的一卡通,還暫不支持全國通用。不過武漢市今年也獲得了密鑰,正著手測試改造。
全國交通卡異地交易量已超1.1億筆
據交通部官方網站信息公布,截至10月底,由交通部牽頭的全國31個省(區、市)225個城市實現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為重點,覆蓋城鄉”的全國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格局已初步形成。
目前,全國已實現互聯互通的225個城市中有220個城市完成了市區全部公交線路機具終端改造。全國累計發行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卡2100萬張,異地交易量已超1.1億筆,支持互聯互通終端設備達95萬臺。
自2013年起,交通運輸部組織開展了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政策制定、標準編制、數據交換體系建設、密碼系統改進和國際化管理等工作,將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作為交通運輸更貼近民生實事重要內容加快推進,并委托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具體實施全國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工作,按照市場化原則建設全國交通一卡通數據交換中心。
按照計劃,交通運輸部將進一步強化服務引導,推廣交通一卡通移動支付便民應用,擴大互聯互通城市數量,提升互聯互通發卡量,增強互聯互通服務質量,力爭到2020年基本實現各大城市群跨市域、跨省域的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真正實現“一卡在手,走遍全國”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