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3年帶動20萬家上云上平臺,我們該對工業互聯網抱多少信心?

作者:露西
來源:物聯網世界
日期:2018-12-25 12:03:00
摘要:政策形勢大好,企業紛紛響應,今年的工業互聯網市場似乎充滿著激情與斗志。

  2018年3月,一份由廣東省政府印發的《廣東省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實施方案》和《廣東省支持企業“上云上平臺”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的若干扶持政策(2018-2020年)》開始在業內流傳。

  其核心內容可從以下一看究竟:

  到2020年,培育形成20家 具備較強實力、國內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200家 技術和模式領先的工業互聯網服務商,打造“廣東省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供給資源池”;推動1萬家 企業實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帶動20萬家 企業“上云上平臺”。

  政策形勢大好,企業紛紛響應,2018年的工業互聯網市場似乎充滿著激情與斗志。但在這美好的行業藍圖背后,隱藏著多少虛實,多少故事?

  為此,物聯傳媒記者特別采訪了深圳市智物聯網絡有限公司MKT部副部長劉志強 。智物聯作為廣東省工業企業“上云上平臺”試點示范企業,在2018年有了哪些新看法、新舉措,是本次采訪交流的重點。

  智物聯MKT部 副部長劉志強

  一、工業企業上云不容易

  與以往IT行業單純售賣軟件的形式不同,工業企業上云首先需要經歷兩大階段。

  需求調研: 幫助企業梳理上云的目的,是為了節能、省成本,還是升產能,或者其他目標。

  現場調研: 了解企業復雜的工廠設備及應用環境,做好硬件接入、數據打通、應用開發全套項目流程。這樣的實施周期往往需要半年,大項目甚至因分期而延續至一兩年,期間充滿了數不盡的溝通與磨合。

  尤其在今年的政策驅動下,一方面,工業企業在迅速地做儲備、上方案,另一方面,雖然大量的服務商涌入,但技術實力和交付質量卻參差不齊。合作質量不高導致的項目重建,將會是來年十分現實的問題。

  政策推動太快產生的副作用,實際上無法避免,而且也不完全是壞事。 對于服務商來說,必須提供可靠可信的平臺服務才能留住客戶;對于工業企業來說,選擇就會更多。

  二、先富與后富的現實道理

  在一些連傳感器都需要重新部署以期獲取設備數據的老舊工廠中,工業互聯網的推動步伐顯然不能太快。

  如同著名智能制造專家、北航劉強教授曾提出的智能制造“三不要”原則:

  不要在落后的工藝基礎上搞自動化;

  不要在落后的管理基礎上搞信息化;

  不要在不具備數字化網絡化基礎時搞智能化。

  劉總也表示:“傳統制造企業往工業互聯網的轉型升級,不可能是同一起點,齊頭并進的。

  率先起跑的一定是細分行業里的龍頭企業。憑借自動化程度相對較高、經營效益相對較好,人力財力物力更加充裕的優勢,企業對于平臺的接受能力將會更強,對于未來的布局將率先有更多思考。這是“先富”。

  而后,平臺將慢慢往下滲透,下沉到中部企業,下沉到相對落后的企業。這是“后富”。好消息就是,現在的補貼政策對企業十分有利。對于小型制造企業,平臺搭建大約花費二三十萬,因為有了補貼,企業的壓力很小,與資源池中的供應商合作,也能夠規避很多風險。

  “平臺讓一點、政府補一點、企業出一點。”這是三方目前的行為準則。

  三、平臺廠商的標準化

  根據IoT Analytics的統計,全球工業互聯網平臺數量超過150個,通過平臺接入的設備數量達26億件,到2021年將超過100億件。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美好的前景在前,行業首先呈現出一副亂斗景象,標準化體系仍然缺乏。

  成立于2014年的智物聯,幾年間已經在工業領域積累了很多經驗,包含西門子(中國)、中石油濟柴、葛洲壩、先創新能源、立升凈水、富邦股份等在內,總共服務客戶約達160家。但就在2018年,智物聯也進行了一次轉型:從以往的整體端到端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成更專注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供應商

  今年6月,智物聯發布了MixIoT工業互聯網云操作系統,致力于幫助企業快速、低成本地搭建物聯網系統,打造出工業互聯網的“安卓”。劉總表示,MixIoT的特點就在于做了標準化。

  硬件層: 開放接口和協議。用戶在采購時可自由選擇硬件來源,并通過可編程的適配器,完成快速配置;

  中間層: 最關鍵的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完成數據接收、數據存儲、數據處理、數據應用等功能;

  軟件層: 軟件開源。通過標準的數據開放接口和適配典型行業場景的開發套件,用戶可以直接進行應用開發,縮短開發周期。

系統架構

  如此一來就意味著,智物聯將硬件接入、軟件開發切開,僅以MixIoT操作系統的形式,將以往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的經驗打包賣給客戶。這樣一來,產品覆蓋場景更加廣泛,項目成本降低,項目開發也將更快完成。

  四、第一步是設備互聯

  圖: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階段視圖--《工業互聯網平臺白皮書(2017)》

  早期,平臺在遠程設備運維和工藝流程優化管理上容易獲取階段性成果;后期,通過與大數據、AI等技術的深度融合及應用,平臺將產生更宏觀的產業效果,幫助企業實現創新改革。

  但所有宏圖大業的起點,都需要完成設備的接入。

  “實現不了設備互聯,智慧工廠都是空談。這是一個必須要看清楚的順序問題。

  只有解決了設備互聯的問題,積累了足夠的設備協議和設備通訊的能力,才能去做好智慧工廠。智物聯現在在鍋爐、空壓機、發電機、水處理設備等領域擁有較好市占率,未來希望通過更加開放的硬件接口,與更多客戶合作,實現平臺能力的延伸。

  五、如何應對競爭對手搶蛋糕

  無論是BAT、華為、還是扎根傳統制造業多年的老牌企業,都在轉身成為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參與者。

  但工業互聯網是涉及國家根基的第一產業,規模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大。

  智物聯應對競爭的首要方式,是推崇“第三方中立”的商業態度,不與客戶的商業模式產生沖突,安全風險足夠低;

  另外,智物聯下層開放、上層開源、提供中間層平臺能力的定位屬行業特色,具備價格美好、交付快速、通用便捷的特點,能夠迅速覆蓋包含工業互聯網在內的更多產業。

  六、未來規劃

  2018年,智物聯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打磨MixIoT平臺。這個過程有兩大變化:第一,項目的價格變低了,客戶更容易接受;第二,標準化能力大大縮短了項目交付周期。基于此,MixIoT的可行性得到證明。

  2019年,智物聯將致力于完善開發套件,擴展更多高級的、高定制化的功能;同時擴大硬件層面的協議和接口,為未來的技術做儲備,實現MixIoT的精細化打磨。輸出更優質的產品知識體系,深入打造工業互聯網“安卓” ,這將是智物聯以后重點要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