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餐廚收集容器貼上電子標簽 實現全程智慧管理
588輛環衛作業車、1043座城市公廁、4145萬平方米保潔道路、25665名保潔人員……面對如此龐大的管理對象,面對日益精細的管理要求,如何才能做到“一目了然”“心中有數”,已成為新時代環衛管理者的一道必答題。
今年5月,溫州市環境衛生管理處歷經三年探索研究,成功運用大數據、物聯網等科技手段,全面打造溫州市智慧環衛一體化管控平臺。目前,該平臺已全面開放各類環衛作業遠程管理端口,標志著溫州環衛管理邁入智能化新時代。
城區公廁分布微信可查
公廁管理系統顯示,市區曹仙巷公廁近1周的數據:人流量13900人次,用水報警4次,用電報警3次,臭氣報警0次。雖然該公廁人流量較大,但由于保潔到位,無發生臭氣報警。目前,市區共有城市公廁1043座。為了加強日常衛生管理,全新開發了智慧公廁管理子系統,通過安裝監控、警報等設備,實時統計公廁的人流量、水電使用情況、臭氣指數等,一旦指數超過既定標準,平臺就會發出警報提醒。
“溫州智慧公廁”微信小程序同步上線,方便市民就近如廁。市民只要打開這個微信小程序,選擇“行政區劃”,會出現城區公廁分布地圖。根據用戶定位,可自動導航、查找附近5公里范圍內的公廁,同時還能自動搜尋附近的公交站、停車場等便民設施。近期,市環境衛生管理處還將會同各區完善城區公廁“一廁一檔”,及時更新公廁數據庫。市民也可在如廁后,從“服務管理、硬件設施、衛生狀況”等方面上傳評價、意見和建議。目前,“溫州智慧公廁”微信小程序總訪問次數已達6000余次。
道路潔化質量實時查看
清掃作業車是不是掃干凈路面了?垃圾運輸車是不是按照既定路線作業?這些疑問,在車載視頻、GPS路徑等設備幫助下輕松解決。管理人員可第一時間查看車輛實時的保潔軌跡、作業頻次、作業質量等。
同時,現場考核人員憑借新開發的“溫州掌上環衛”APP,實現了考核數據實時上傳統計、當月評價分析,不僅大幅度減少考核匯總時間,更能夠客觀分析道路潔凈質量,城區道路潔凈度明顯提升。
餐廚垃圾直運全程監管
市民最擔心的“投放分類、收運混合”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全新開發城區餐廚收運管理系統,充分利用實時監控、抓拍和定位設備以及餐廚收集容器電子標簽等,對城區餐廚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等4個環節進行全過程跟蹤。同時,探索將該系統延伸至垃圾分類收運作業。近2個月來,該平臺派發整改問題500個。
垃圾分類工作成效顯著
據了解,目前溫州市市本級城區垃圾分類收集覆蓋面已達85.6%、各縣(市)建成區達66%,城鎮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95%以上、無害化處理率達100%,累計創成省(市)級示范小區100多個,打造垃圾分類運輸專線235條,其中市區餐廚垃圾全面實行分類直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