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開發嵌入16種傳感器的智能枕頭,可深度改善睡眠體驗
10月28日,2019西安國際創業大賽總決賽開賽,來自六個國家65個項目分領域同時進行路演比拼。智能枕頭、無線充電、無障礙交互產品……為觀眾奉上了一場硬科技“盛宴”。

現場資料圖
嵌入16個傳感器的智能枕頭
水花工廠是一個來自波士頓的創業團隊,該團隊帶來了一款智能枕頭,可用云計算幫人們調節睡眠質量。這款智能枕頭通過傳感器+硬件+機器學習的方式,搭建人工智能平臺,深度監測與分析用戶睡姿、睡眠與健康數據,優化枕頭的人體工學,深度改善用戶的睡眠體驗。
在傳感器數據收集方面,這款產品把16種傳感器結合貼膚材料,一并嵌入枕頭里面。通過各類傳感器,判斷枕頭各個區域對人體頭頸肩部的支撐,可實時監測用戶的睡眠質量和睡姿。
在數據分析方面,研發人員將枕頭分成四個睡眠分區,不同的睡眠分區用不同的填充物,然后通過手機APP的形式分析數據后,告訴用戶適用于他的睡眠分區。同時,產品還內置恒溫調節器,將枕頭溫度控制在26攝氏度,為用戶帶來清爽的睡眠體驗。

現場資料圖
能量無線充電設備WiMag
來自英國的項目負責人切赫默罕默德表示,他此次參賽的項目是WiMag無線充電系統。這套系統有著廣泛的應用范圍,小至幾厘米范圍的手表、手環充電,大到幾米范圍內的醫療設備、傳感器充電,都可以應用這套系統。
2019年,切赫默罕默德研發出基于射頻理論的遠程RF系列產品,傳輸距離可達2.5米,可讓各種智能傳感器在家庭、辦公室、工業倉庫、輸油管道、橋梁公路等野外極端環境及其他公共場所均可實現遠距離無線充電。
在切赫默罕默德看來,通過這次比賽,一方面宣傳了自己的新技術,另一方面也接觸到不少潛在的供應商和客戶,讓他們的產品看到了新的應用前景。
此外,來自澳洲的指尖科技團隊,一直致力于無障礙交互智能產品的研發和推廣。此次參賽,該團隊開發的無障礙交互系統設備,可通過語音和屏幕識別,能幫助聾啞人與普通人無障礙交流。產品的核心是用算法建立平臺,再借助輔助設備,比如手套和紅外傳導,捕捉人的動作和手勢,然后通過圖像識別去做軌跡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