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云陽縣運用RFID等技術,打造覆蓋面制品供應鏈的產業互聯網
近日,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數字經濟總量超31萬億元,占GDP比重達34.8%。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這充分表明數字經濟在宏觀層面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

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背景下,數字經濟仍然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有統計顯示,2018年數字經濟對GDP增長貢獻率達到67.9%,貢獻率同比提升12.9%,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
數字經濟的重要意義不僅體現在對總量的貢獻上,更重要的是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所起到的推動作用。一方面表現為數字技術賦能傳統產業,另一方面表現為數字技術不斷催生新產業。
數字技術賦能傳統產業,通常也被稱為產業數字化,即利用數字技術對傳統行業的業務進行升級,進而提升生產數量和效率。在江蘇省泰州市,為涵蓋全市重點工業企業運行信息,建立企業資源目錄,分析運行態勢,監測企業指標數據,直觀判斷全市經濟發展趨勢,泰州市政府攜手九次方大數據,以需求和問題為導向,搭建工業企業大數據平臺,整合了經信、財政、科技、商務、工商等反映工業經濟的數據,分析經濟指標運行走勢,對企業現階段經營情況和未來發展趨勢進行預判,制定精準扶持政策,幫助企業樹立低成本、高效益的生態經營理念,共同朝著全市經濟穩定發展的目標邁進。
在重慶市云陽縣,九次方大數據運用數據追溯、RFID、電子商務、云計算、大數據智能化等技術,服務于云陽面從田間到餐桌的整個流通渠道,并整合面制品流通企業、物流配送企業、增值服務企業等上下游企業,打造一個能夠覆蓋面制品流通、去中心化的全新供應鏈產業互聯網,促進和實現業務流程優化,努力提高面業鏈條的整體工作效率。
在天津市濱海新區,九次方聯合當地金融監管部門,建立了金融企業大數據監管平臺,加強對交易過程“事中、事后”的監管,及時發現潛在金融風險,依法規范金融機構行為。平臺主要實現金融企業信息展示、精準查詢企業股東及網站、輿情全天候監控、網站關鍵字實時鑒別、網頁快照、企業信息更新等功能,并可實現全天候、全網搜索。

數字技術催生新產業,則通常被稱為數字產業化,即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市場化應用,將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轉化為生產要素,推動數字產業形成和發展。在山東省棗莊市,棗莊市政府聯合九次方,以高起點、高標準啟動建設棗莊首個大數據體驗中心,搭建棗莊大數據創新應用展示平臺、和諧親民空間、科普教育基地。中心包含體驗、應用、感知等核心功能,梳理了交通、環保、教育、旅游、公安、金融、農業等多個專業的政府及行業大數據應用需求,以可視化的形式幫助市民零距離感知大數據如何幫助政府高效升級城市建設、民生治理、經濟轉型等信息。
在廣東省清遠市,九次方打造“郡縣數治”大數據樣板間,通過網格化大數據融合平臺,全面提升城市服務管理網格化體系建設水平,充分發揮大數據在加強城市管理、開展便民服務管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的基礎性作用。
作為真正面向未來的經濟形態,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分別代表了數字經濟發展的兩個方向。未來,九次方大數據將繼續推動數字經濟自身向縱深發展,另一方面充分激發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的“化學反應”,為增強我國經濟活力、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