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澳洲研發首款可在體內使用的生物傳感器,可接收超聲波信號進行長期追蹤

作者:傳感器愛好者
來源:傳感器專家網
日期:2020-03-26 08:59:01
摘要:現在,澳大利亞墨爾本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了首款可在體內使用的生物傳感器,該傳感器能夠發出可以被普通超聲波掃描儀檢測到的信號。

  當前,實時準確監測患者體內藥物水平和生物分子的工具和手段仍然難以滿足醫療現實需求。到目前為止,發明的大多數植入式監護儀依賴于高科技和昂貴的探測器,如CT掃描或MRI。利用廉價且便攜的超聲波作為手段來追蹤疾病狀態,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難以實現的難題,例如響應新藥對腫瘤的反應或診斷肌鈣蛋白而引發心臟病的風險。

1585119649666762.jpg

  現在,澳大利亞墨爾本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了首款可在體內使用的生物傳感器,該傳感器能夠發出可以被普通超聲波掃描儀檢測到的信號。

  據悉,發表在ACS傳感器雜志上的這項技術已經獲得了國際臨時專利,由澳大利亞生物納米科學卓越研究中心和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ARC中心的Simon Corrie博士和Kristian Kempe博士領導該團隊,他們已經開發出一種納米顆粒,該納米顆粒可以響應人體內pH的變化而改變其硬度,這些變化可由超聲波檢測到。

  到目前為止,超聲成像使用的是所謂的充氣微泡造影劑。然而,根據Corrie博士的說法,這些充氣微泡造影劑持續時間只有10-20分鐘,因此無法在體內進行長期跟蹤。

  而研究人員研發的新型超聲波生物傳感器技術,可以深入到組織深處,并測量生物標記物,如pH(作為衡量化療后腫瘤是否縮小的指標)和在不久的將來更復雜的標記物,例如氧氣(作為中風損傷的指標)或與疾病相關的蛋白質。

  據Corrie博士說,這項技術的優勢在于,它將能夠被“像手機一樣簡單的東西”讀取。手機目前可以記錄超聲波,使它能夠監測偏遠地區的病人,而不需要大型的醫院實驗室。

  該技術已經在動物模型中進行了測試,可以檢測pH值的變化。現在將在疾病的動物模型中對其進行測試,以確定它是否可以準確監控迅速變化的pH值。根據Corrie博士的說法,這項技術的目的是讓臨床醫生能夠簡化檢測程序,并在注入藥物時使用常用的超聲波來實時監測藥物水平或器官反應,根據患者需求調整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