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深化,RFID智能柜如何成為醫院等級評定的“加速器”
近年來,為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推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國家對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的力度不斷加大,陸續出臺多份政策文件推進績效考核進程:
2015年12月,國家衛健委聯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了《關于加強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評價的指導意見》。
2019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意見》正式出臺,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全面啟動。
2019年12月,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加強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2020年在全國啟動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據不完全統計,這項考核將涉及近萬家縣域醫療機構。

醫院績效考核工作不容小視,國家已經把績效考核當作對醫院重要的管理手段,對于考核不合格的醫院衛健委曾予以全國通報及取消等級評定資格等處罰。
去年,《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通報西安市第三醫院績效考核有關問題的函》(國衛辦醫函〔2019〕662號),指出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病案首頁上傳完畢后,經專家組審核發現,西安市第三醫院上傳的病案首頁數據出現嚴重失實問題,病案首頁相關指標難以計算。陜西省衛生健康委取消該院2019年省級臨床重點專科、醫院等級評審申報資格。相關負責人也被追究相應責任,可見績效考核對醫院的影響之大。
對病案首頁的嚴格核查只是績效考核中的一項,通過對政策的進一步解讀,可以得出醫院績效考核的重要內涵就是——全面促進醫院提高管理能力。從這方面來看,提高醫療設備的使用效率和醫用耗材的管理水平將十分有利于醫院實現績效考核目標,其中就包括:
加強對各種醫用耗材的管理,對高值耗材實行專賬記載、跟蹤監控管理,由使用科室提出申請,護理單元或手術室錄入費用,以及建立健全醫用耗材的計量、驗收、領退和清查制度,并嚴格執行。
這也就意味著,對于仍使用人工模式進行高值耗材管理的醫院來說,面臨著兩個選擇:革新管理模式,或者加大人力資源投入,但同時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制度對人員費用占比也有明確考核標準,因此,利用RFID智能柜等科技手段將高值耗材管理流程信息化,智慧化,可追溯已是醫院的“剛需”。

在深度了解醫院需求與解讀政策后,安徽八六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再度升級自主研發的RFID智能柜,目前已實現耗材申請、采購、檢收、領用、計費、報損全流程的閉環結構,對耗材全程可追溯管理。
并且,通過智能柜監管能夠規范供應商的送貨流程,使用科室對柜內的物資無需花費大量人工進行管理、申領等工作,柜子實現耗材到達補貨點進行智能補貨,不光能達到國家對高值耗材使用和監管的要求,還可很大程度降低臨床對物資管理的工作量和差錯率,進而有更多的時間用以臨床工作。
同時,RFID智能柜完善的信息化渠道可幫助醫院和供應商快速、準確的核賬、銷賬,節省大量的人力和物流成本,大幅縮減企業回款周期,解決資金占壓和賬務混亂問題。
在如今耗材帶量采購、嚴治價格虛高的背景下,高值耗材已成為醫改“重頭戲”,隨著未來一段時間內智慧醫院的“黃金發展期”的到來,高值耗材管理信息化、標準化能力在醫院考核標準中必定會占據更大比重。而RFID高值耗材智能柜將通過系統性優化高值耗材管理流程幫助醫院實現精細化管理,進一步助力醫院等級評定和影響力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