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即將完成鴻蒙硬件布局:涵蓋平板、手表、筆記本等產品

6月26日消息,據產業鏈消息稱,華為即將完成鴻蒙系統的硬件布局,而接下來將要推出的是新硬件是Mate Watch智能手表,其最快將于Mate 40同臺亮相。

消息人士透露,華為早已申請了“Mate Watch”商標,而這會是華為旗下第一款運行鴻蒙OS的智能手表,而在這之前,鴻蒙系統已經被用在了華為系的智慧屏、路由器、筆記本、平板等多款產品上。
在2019年8月份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正式發布了鴻蒙Harmony OS系統,這是一款基于微內核的全場景分布式OS。按照官方的說法,鴻蒙OS能夠帶來終端之間實現能力互相共享,帶來最佳的協同體驗。鴻蒙OS基于分布架構,天生流暢,內核安全,生態共享。
按照之前公布的路線圖看,鴻蒙1.0系統用于華為、榮耀智慧屏產品,2020年會有鴻蒙2.0系統,落地產品包括創新國產PC、手表/手環、車機。2021年會有鴻蒙OS 3.0,主要用于音箱、耳機,2022年用于VR眼鏡等更多設備。
至于鴻蒙系統手機,余承東之前已經多次表態,安卓系統如果不能使用,華為將安卓系統遷移到鴻蒙OS非常便捷,只需1-2天即可實現。但考慮到生態和合作伙伴我們手機會優先安卓系統,不過目前鴻蒙系統已經在華為手機上測試完成,且達到了商用的水平。
去年9月的IFA大會上,余承東也曾表示,如果華為手機繼續不被允許使用谷歌服務,他們會考慮使用鴻蒙系統。
打造HMS生態 形成“自研芯片+鴻蒙OS”的新體系
對于現在的華為來說,他們今年推行的計劃是,全力打造HMS生態,并形成“自研芯片+鴻蒙OS”的新體系。
HMS是華為移動服務,也是華為云服務開放能力的合集,是跨平臺、跨設備的服務,HMS正式上線意味著華為已經有完整的生態能力(Google GMS服務的自有服務框架),這被認為是華為自主研發的跨平臺操作系統鴻蒙OS的基礎。
華為終端負責人余承東之前表示,華為HMS生態目前僅次于安卓、iOS,全球排名前三,而隨著接下里的持續發展,未來華為HMS有望成為全球市場上用戶最受歡迎的生態系統,而生態中集成的AppGallery(應用市場)是谷歌Play、蘋果iOS之后全球第三大應用商店。
據了解,2020年第一季度,華為HMS全球手機月活增長25%,達到6.5億。全球注冊開發者增長115%,達到140萬。到今年5月,這一數字已經增長到150萬。接入HMS Core的應用數量超過6萬款,同比增長66.7%。
對于HMS,任正非接受時曾表示,“我們的操作系統已經開源、開放,HMS將隨著P40走入市場。當然,與老牌的蘋果、谷歌相比,我們還是有差距的,但也有一些特色,所以我們還是決心要走入市場。我們做這件事情是被迫的,因為沒有安全感,如果還用別人的東西,下次再被別人斷供怎么辦?是斷供把我們逼上梁山的,我們必須努力去把耽誤的功課補好,否則無法在立足在這片土地上。”
考慮是否推出鴻蒙系統手機 已具備商用條件
去年年底的時候,華為高級副總裁Vincent Pang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華為正在考慮是否推出鴻蒙系統手機,如果按照目前進度的話,系統已經具備了相應的商用條件。Vincent Pang重申:“鴻蒙并不是Android的替代品,而是下一代Android。”Pang還稱,“僅停留在我們現有的足跡上,我們絕對可以生存,但是沒有公司只是想生存。”
任正非此前在接受采訪時也曾直言:“鴻蒙系統如果在這個地方能夠有成長,有一部分生態,而不是主要的替換關系。首先我們還是加強跟Google的合作,因為Google也是愿意跟我們合作的,但目前因為種種問題,這種合作關系并不能順利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產業鏈也是多次暗示,華為早已經在測試相關鴻蒙系統手機了,不過他們遲遲沒有推出,除了要繼續爭取跟谷歌合作外,還是想完善鴻蒙生態系統,讓它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