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4+7”和多省聯盟,全國性耗材集中量采大勢已到
第三批全國集中聯合采購將于7月份正式開展,過去的幾年,藥品已經承擔了太多撬動“三醫聯動”改革的責任,進入2020年,耗材也要開始承擔起這一重任。

根據2019年11月15日,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下發國醫改發〔2019〕2號文件的規劃,2020年9月底前,綜合醫改試點省份要率先探索對用量大、金額高、多家企業生產的高值醫用耗材,實行集中采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將是本次聯合集采的話題重點。
從地方耗材集中采購的開展步伐來看,目前多省已逐步推進耗材帶量采購。
去年10月16日,黑龍江公共資源交易網發布《高值醫用耗材執行公告》,公布281個耗材產品的價格聯動信息。281個產品均有不同程度降價,包含多家知名國內外械企。
6月12日,廣州省藥品交易中心發布《關于開展廣東省醫用耗材聯盟采購工作的通知》表示,成立廣東省醫用耗材聯盟采購區。
6月18日,湖北省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管理服務網發布《湖北省醫療機構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工作方案》(下稱《工作方案》)顯示,將在全省范圍開展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實施范圍包括湖北全省,縣級及縣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對于采購品種,湖北省將分類分批選擇臨床用量較大、采購金額較高、臨床使用較成熟、多家企業生產的醫用耗材。
6月19日,安徽省醫保局發布的《安徽省公立醫療機構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談判議價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要求選擇臨床使用量大、價格相對較高、社會反映強烈的高值醫用耗材產品,分類分批開展集中帶量采購。截至目前,安徽省已完成兩大類高值耗材帶量采購,價格最高降幅達95%。
近日,四川省醫保局發布《關于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醫療保障管理改革的意見(試行)(川醫保發〔2020〕11號)》(下稱《意見稿》)顯示,在醫共體內實行藥品耗材統一采購。
除了地方耗材集中量采,多省組成聯盟開展談判進一步推進全國耗材集采的進程。
5月21日,重慶醫保局發布《重慶市醫療保障局貴州省醫療保障局云南省醫療保障局河南省醫療保障局關于組織開展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的公告》,宣布四省(市)醫保局決定開展跨區域聯盟集中帶量采購工作。將采購吻合器、補片、膠片3類醫用耗材。以聯盟采購地區公立醫療機構(含部隊醫院)為集中采購主體根據產品入圍企業的數量,采用競價、議價、談判等多種采購模式。
5月18日,京津冀醫用耗材聯合采購平臺發布《京津冀及黑吉遼蒙晉魯醫用耗材(人工晶體類)聯合帶量采購議價談判方式擬中選結果公示》,公布3+6耗材談判中標械企及價格,與聯合采購地區醫療機構原采購價相比,平均降幅達54.21%,最高降幅為84.73%。
可以看到,未來醫用耗材全國性集中采購已是“箭在弦上”,這也對各大耗材供應商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