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頒布法令簽發新的RFID 護照
8月17日消息,據印度時報(Times of India)和其他網站報道,印度政府已頒布法令,從明年開始,該國所有公民將依法獲得支持RFID的電子護照(e-passport)。預計證件中使用的RFID技術有望使印度這個擁有近14億人口的國家減少證件盜竊和偽造證件的發生率,同時簡化移民程序。
護照中的RFID 芯片將包含護照持有人的指紋、照片和數字簽名等相關信息。電子護照的設計將比普通護照更耐用,且因具備防止未經授權人竊取個人數據的功能而更加安全。電子護照所允許的自動化使一些機場能夠為攜帶此類證件的旅客提供更快的處理時間,并在入境區域和安檢處提供更大的安全性。
在試用期內,大約有20,000名印度外交官使用了電子護照,沒有出現重大問題。現在,這些證件將通過印度外交部36個護照辦事處向全印度民眾發放。從2021年開始,所有新簽發的護照和續簽的護照都將采用RFID技術,并符合聯合國國際民航組織(ICAO)制定的標準。該芯片尺寸約為郵票大小,內存為64kb,最多可存儲30次訪問的數據,預計將顯著加快旅客在機場的移動速度。

據SiFy.com報道,本周印度國家信息中心(NIC)發出了一份倡議書,以便指定一家機構來處理IT基礎架構,RFP的競標預計將在月底結束。SiFy表示,該系統每小時需要處理10,000份電子護照,每天最多需要處理50,000份,預計每天的總處理量將增加到10萬份。
印度的這項計劃是繼美國、歐盟、巴西、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委內瑞拉和世界其他地區的RFID或生物識別電子護照系統之后推出的。
這將是在印度全國范圍內的大規模部署,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印度在RFID技術推廣方面邁出了如此重要的一步。隱私權倡導者可能會對此感到不安,但只要印度政府能夠確保系統的安全性并保護個人隱私數據,其電子護照就能為該國帶來很多好處。而一旦這些好處得到了證明,那便可以幫助推動其他國家加快部署RFID,并發行自己的RFID護照,從而使國際旅行更加便捷、安全和高效。
*RFID世界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