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科學家研發全球最小的PM2.5傳感器
作者:本站收錄
來源:MEMS
日期:2020-09-27 09:29:17
摘要:根據世衛組織的統計數據,空氣污染每年導致超過400萬人的死亡。雖然直徑10微米或更小的PM10顆粒也可以被吸入肺部,但以PM2.5為代表的微顆粒物,還是對人類的健康構成了更嚴重的威脅。
根據世衛組織的統計數據,空氣污染每年導致超過400萬人的死亡。雖然直徑10微米或更小的PM10顆粒也可以被吸入肺部,但以PM2.5為代表的微顆粒物,還是對人類的健康構成了更嚴重的威脅。為檢測這些有害污染物,并集成到可穿戴或移動設備上,以便讓用戶知曉和描繪本地空氣質量,奧地利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了全球最小的顆粒物傳感器。

PM2.5的危害,在于能夠穿透肺 - 血屏障。如長期暴露于高污染環境,將導致嚴重的心血管 / 呼吸道疾病,以及其它健康問題。
近年來,許多城市都已經在周邊區域布置了大量可監測PM2.5顆粒物濃度的站點,美國環境保護署也在利用全國性的監測網絡來追蹤空氣質量。
不過奧地利格拉茨工業大學(TU Graz)的研究團隊,一直在努力打造一種更具成本效益、緊湊、且用途廣泛的解決方案,以便在特定狀態下向個人用戶發出實時警報。

通過與半導體制造商ams AG和Silicon Austria Labs的科學家們合作,研究團隊已將常規空氣質量監測設備中使用的儀器,縮小到了迄今為止最迷你的尺寸。
如上圖所示,新型傳感器的大小僅為12毫米 x 9毫米 x 3毫米,較兩枚歐分硬幣還小一些,可集成到智能手表等移動設備中。
帶領這項研究的Paul Maierhofer表示,這項成果逼近了物理和技術的極限。為達成這一目標,還涉及許多獨特的技巧。

Paul Maierhofer博士生導師、兼TU Graz電氣測量與傳感器系統研究院負責人Alexander Bergmann補充道:“這項技術還有助于用戶揚聲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在慢跑或上下班通勤時避開高污染的路線。此外得益于成本的大幅削減,該傳感器還可填補市場空白,在室內外找到更廣闊的應用場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