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杭州提升電網彈性,利用RFID實現設備溫升故障預警
“基于分布式DTU單相接地故障研判技術的突破,讓配網單相接地故障研判變得又快又準,科技創新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更給電力生產增添了動力。”10月21日,國網杭州市蕭山區供電公司瓜瀝供電所的王進在信益開閉所現場應用這個“黑科技”產品,不由得發出感嘆。
國網杭州市蕭山區供電公司深入貫徹國網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加快推進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實景示范建設,實現各項業務的智慧轉型。
應用“三強三優”模式實現精準管理
國網杭州市蕭山區供電公司圍繞“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進行攻堅突破”的要求,堅持以創新謀企業發展、以技術促產業升級,創新縣級供電企業科技管理模式,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通過構建“三強三優”管理體系,以強化科學技術人才建設,強化科技管理制度建設,強化創新孵化基地建設“三強”為基礎,以優化科研項目來源,優化項目實施過程,優化科研成果落地“三優”為手段,走出了一條具有蕭山特色的科技創新管理之路。

據了解,國網杭州市蕭山區供電公司在秋收之際也迎來了科技創新的豐收碩果,本年度截止目前獲浙江電力科學技術進步獎1項、省公司2020年度科學技術進步獎2項,累計授權專利29項,發布標準1項,并有望實現省部級科技成果獎的突破。
“公司科技創新成果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證明管理體系行之有效,這不僅提升了公司整體的科技創新水平,也為公司培植青年技術人才成長的沃土。”國網杭州市蕭山區供電公司科技創新管理人員霍凱龍說道。
落地科技創新成果提升電網彈性
為加快推進建設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國網杭州市蕭山區供電公司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一大批創新成果涌現,并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應用成效。
6月,創新研發的基于RFID的無源無線測溫系統正在進行測試,它能夠突破測溫場景的限制,測溫傳感器無需供電即可實現無線測溫,實現物聯網身份識別及無線測溫的同時還能實現設備溫升故障的預警。

7月,創新應用“負荷時間軸”模型分析,依托“網上電網”系統形成從用戶申請用電到第N個月的負荷動態曲線,并結合歷史負荷統計分析,實現電網彈性規劃和用戶的彈性接入規劃,大幅降低電網冗余,盤活電網資源。
8月,響應省電力公司“首創”工作部署,聯合濱江公司、大有科技公司打造配電網技術實驗室,并通過省公司重點實驗室驗收,成為公司創新人才培育、高水平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
9月,自主研發并持續迭代的帶電作業機器人正在進行升級版測試,它能夠突破作業環境的限制,一鍵自動搭接分支線引線,減輕作業人員的工作量同時大幅降低安全隱患。
10月,省內首個縣級供電企業“網絡安全監控平臺”在蕭山建成,集成慧眼平臺、態勢感知平臺、流量探針幾大模塊,實現縣域網絡安全風險識別,為高彈性電網建設保駕護航。
能量路由器、虛擬配網作業人員、5G數據中心……諸多尖端技術和前沿科技在這里聚集,一張充滿智慧、彈性十足的電網正在蕭山全面鋪開,科技創新成果的研發和應用為這張網的建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