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江蘇武進區借RFID等技術助力傳統制造業“聯姻”智能

作者:本站收錄
來源:武進日報
日期:2020-11-02 09:57:52
摘要:1—9月,武進區機械工業完成產值537.65億元,同比增長14.1%,尤其是智能制造裝備板塊,1—9月實現總產值305.52億元,增長5.8%。眾多傳統制造企業紛紛“聯姻”智能,打出了新發展牌,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越走越穩。
關鍵詞:RFID智能制造


1—9月,武進區機械工業完成產值537.65億元,同比增長14.1%,尤其是智能制造裝備板塊,1—9月實現總產值305.52億元,增長5.8%。眾多傳統制造企業紛紛“聯姻”智能,打出了新發展牌,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越走越穩。

(一)

“目前,五洋的品牌價值38.05億元,獲得了中紡聯和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的認定、國家工信部的認可。”五洋紡機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敏其介紹,企業從傳統制造不斷向智能制造延伸,加快形成了企業品牌,提升了產業能級。

在紡機行業形勢不甚明朗的情況下,1—9月,五洋紡機高歌猛進,產值同比增長30%以上,王敏其認為,這得益于企業的智能化改造。2012年,結合大數據通訊技術,五洋紡機率先在中國紡機行業內建成了首個數字化工廠,徹底改變了傳統的生產方式。傳統制造無法生產的產品在五洋紡機實現:經編機編出地板、墻布;編織出來的玻璃纖維網格基布用于天宮號系列和空間站太陽能翻帆板;編織出來的充氣墊廣泛用于救生、航天等。

經過多年改造,五洋紡機利用智能化實現了全自動物料資源計劃、生產實時調度和在線監控,進一步實現生產數字排程和調度、工藝流程優化。同時,利用工業以太網和RFID(射頻識別)等技術,達到遠程故障智能診斷與維護等,與傳統生產模式相比,實現了向一人操作多機乃至無人化操作的轉變,至少節省50%的人工,生產效率提高了5倍,產品成品率達到95%。

(二)

受年初疫情影響,員工無法正常到崗,武進區眾多機械制造業企業面臨停產困境。江蘇龍城精鍛有限公司是武進區較早復工復產的企業之一,這是企業推廣智能化后帶來的“效益”之一。

作為一家汽車零配件配套的機械制造企業,龍城精鍛的爪極聞名世界,每4輛汽車中就有1輛使用龍城精鍛的爪極。傳統的生產過程中,龍城精鍛需要大量的工人,為了提高產品質量,6年前,企業開始部署汽車電機精鍛爪極數控自動化車間,設備智能化比例達90%。整個車間全面采用PLC(編程)加上位機的順序進行控制,實現自動加工。

“通過智能車間建設,提升了生產效率,縮短了產品研發周期,極大地提高了生產能力和產品合格率,用工減少了50%以上。”龍城精鍛有限公司執行總裁莊明表示。

由于龍城精鍛采購了大量智能化裝備并全面推廣應用,同時結合了ERP管理系統,大大降低了原材料、燃料動力和勞動力成本,提高了市場競爭力。6年來,智能化裝備為公司實現直接效益8000多萬元。

(三)

正在申報常州市“智能車間”的新華昌集團有限公司,也獲得了智能化改造帶來的利好。

作為一家集制造、經貿、運輸、開發為一體的民營企業集團,新華昌的主要產品與服務包括國際標準集裝箱、特種集裝箱、罐式集裝箱等。集團常州基地擁有一條現代化的集裝箱生產流水線,具備10萬標準箱的年生產能力。“建設智能車間、自動化車間,研發引進工業機器人,將有效提高企業產能。”企業負責人表示。

2018年10月,新華昌集裝箱智能化工廠項目開工建設,投資5600萬美元,總建筑面積超43萬平方米,去年3月進入試生產階段。隨著智能化生產趨于穩定,經企業測算,流水線的效率提高了約3倍,原先需要7分鐘左右的整體移箱,現在僅需兩分半鐘。同時,智能化改造后可節約能源超30%;滾涂、自動噴、機器人噴涂的大量使用及源頭使用水性漆,使生產過程產生的VOC排放符合環保要求;焊煙的治理達標排放、在線監控的使用,使生產更加綠色、環保。目前,企業年產標準集裝箱從8萬只提高到25萬只。

“傳統機械制造業‘聯姻’智能化改造,為武進區的機械制造業開啟了‘化學反應’,眾多企業的成功之舉為他們在‘雙循環’戰略中站穩了腳跟,是武進區企業做大做強、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區工商聯主席桑遙認為,武進區更多的企業要以智能化為手段,不斷創新智造產品,提升和適應新時代發展需求,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