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RFID等新技術 四川傳統行業煥發新生

11月15日,身著民族服飾的主播在直播間推廣高山茶葉。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衡昌輝攝
核心提示
消費品工業是傳統產業,門檻不高、含金量不高的印象長期存在。
但現在,這種觀念該改變了。產品換代、生產換線、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已經成為“四川制造”的新關鍵詞。
11月26日—28日,“四川省消費品精品展”將在成都舉辦,輕工、紡織、食品、醫藥、鹽業等方面的消費品精品將齊齊亮相。從這些“四川制造”,能品出怎樣的“新”滋味?
提檔升級
品質為王,產品名氣不靠吹
川酒的名氣不是吹出來的。消費日趨理性化、個性化,如何釀出好酒,以質取勝?
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專門成立郎酒品質研究院,研發專屬高粱郎糯紅19號,并力爭讓“高粱數據庫”溯源,讓品質看得見。
瀘州老窖釀酒工程技改項目正有條不紊地進行。“出酒率提高5%-10%,優級酒比例提升10%,能更加精準地控制產品質量,解決了很多傳統工藝關鍵共性瓶頸難題。”公司總經理楊平說。
10月29日,四川白酒品質提升工程啟動儀式暨提升白酒質量企業公開承諾活動上,全省白酒主產區、川酒“六朵金花”“十朵小金花”等100戶重點白酒生產企業負責人共聚瀘州,就提升白酒質量向全社會做出公開承諾。
目光轉向遂寧。四川凡立美科技有限公司積極“轉換賽道”,推出熊貓夾、熊貓架、餐夾托盤、小葉紫檀筷等分餐新產品。“以往批量生產外銷產品,主要根據客戶提供的設計圖紙,在機器上進行流水線作業,工藝較為簡單。”凡立美相關負責人介紹,現在新的發展趨勢提出了新要求,一支熊貓夾要經過16道工序才能進入消費市場。系列分餐餐具一經推出,立即成為“爆款”,某火鍋餐飲企業就下了13萬支的訂單。截至目前,凡立美分餐餐具產品已銷售近50萬套。
“四川制造”升級,有太多這樣的案例。做好藥,從源頭抓起。“我們建設標準化的藥品原材料種養基地,位于大涼山的好醫生美洲大蠊標準化養殖基地就是國內首家通過GAP認證的昆蟲類中藥材養殖基地。”好醫生集團董事長耿福能說。
“消費品是剛需,消費升級必將帶來更大的空間和潛力。”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說,四川正廣泛開展質量對標提升行動,鼓勵企業以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等先進標準為參照,開展質量比對、質量改進和會商會診等,助推企業產品實物質量提升。
打造品牌刷
存在感,抱團走到線上走出國門
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川酒、川茶網絡銷售勢頭迅猛,分別實現53.6億元、13.2億元。戰果背后,品牌打造是不可或缺的關鍵一環。
看川酒——五糧液推出“經典五糧液”,其基酒經傳統陶壇儲存陳釀10年以上;瀘州老窖繼“國窖1573、瀘州老窖”雙品牌之后,推出第三個全新戰略品牌“高光”,瞄準新輕奢消費人群。
四川有五糧液、瀘州老窖、郎酒、劍南春等“六朵金花”,豐谷、敘府、小角樓、三溪等“十朵小金花”。如何抱團發揮優勢?一方面,頭部企業抱團發力,打造川酒整體品牌,去年,川酒“六朵金花”為創始成員單位的四川名優白酒聯盟正式成立;另一方面,促進腰部力量崛起,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印發《四川白酒“十朵小金花”及品牌企業三年培育計劃》,明確提出以“十朵小金花”為代表的品牌白酒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速要達到12%、利潤年均增速實現12%。
看川茶——長期以來,川茶茶葉品質雖然位居全國前列,但大量優質川茶是以散茶和原料茶的形式進入市場,產品的品牌化程度很低。如何突圍?
2018年美國當地時間3月12日,來自四川的一段茶葉宣傳短視頻亮相美國紐約時代廣場。這是中國茶葉品牌第一次在紐約時代廣場亮相,也是川茶品牌集群強勢崛起的又一突破性舉措。當天,川茶大區域品牌“天府龍芽”攜宜賓早茶、蒙頂山茶、峨眉山茶、米倉山茶等四川主產茶區“三山一早”公共品牌強勢亮相紐約,也讓全世界認識了四川好茶。
近年來,川茶集團聯合省內121家茶企,成立了四川省川茶品牌促進會,與川內茶企共同打造“天府龍芽”,并通過“大區域品牌 成員企業品牌”雙品牌發展模式,促進川茶品牌走上規范化、專業化、國際化、市場化的道路。
看川鞋——“中國女鞋之都”位于成都市武侯區,已聚集500多家鞋廠商戶,每年有上億雙鞋子從這里賣到全球。疫情發生以來,外貿訂單損失過半,門店客流量驟減……艱難轉型中,500多個“小老板”、5000多名“鞋都人”轉戰直播間,截至目前,鞋都企業整體直播銷售量已突破2000萬元。
看川藥——從改革開放之初身處大涼山深處的小商號,到如今擁有兩萬多名員工的大健康產業領頭羊,好醫生集團如今品牌價值達316億元。耿福能表示,做品牌要沉得下心來,四川大健康產業發展需要創精品。
擁抱新技術
自我革新,生產過程數字化、智能化
每兩分鐘就有一輛新車下線,是如何實現?每輛車5863個焊點如何做到精確無誤?沃爾沃汽車成都工廠給出的答案,這都得益于基于工業互聯網技術的信息化智能生產系統。
在沃爾沃汽車成都工廠的沖壓車間內,全封閉的自動化沖床,將一塊塊鈑金件加工成汽車車身結構的各個組件,在精細化物流系統的管理下,通過傳送帶運輸進下一站——焊接車間。
每一輛車在進入焊接車間后,都被打上了一個RFID(射頻識別電子標簽),這是每輛車的“身份證”,它的訂單信息、生產信息、質量信息都會通過射頻讀寫器輸入其中。這就確保了每一件產品在進入下一道工序時,信息在整個系統內得到適時的反饋。工人甚至可以在這些信息的幫助下,了解到最合適加工這一件產品的鉗位。
位于綿陽市高新區的長虹智能制造產業園,7條智能生產線已正式投產。園區搭載長虹自主研發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融合人工智能、區塊鏈、邊緣計算等前沿技術,全面協同智能化研發、檢測、制造等,實現復雜產品的大規模個人化定制。
很多貼近百姓生活的消費品,生產方式也已大不相同。在位于德陽中江的亞度家居,由于采用了APS排產執行系統,板材利用率從過去的60%提高到98.9%,生產周期由35天縮短到5天;在生產火鍋底料的漫味龍廚,已經實現了機器人炒料、自動灌裝、機器人碼垛,傳統的四川火鍋被打上了高科技的烙印。
聚焦“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柔性化轉型”的企業越來越壯大,推動全省消費品行業高質量發展。
“傳統消費品生產制造企業一定要主動學習新技術、新模式,要積極擁抱使用新技術。”省經信廳相關負責人說,互聯網企業和智能制造企業也要深入研究傳統產業,精準研發和應用離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網絡協同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遠程運維服務等模式,在重點行業形成一批智能制造典范、標桿。
互聯網賦能,帶來的不只是生產環節的革新。
將于11月26日至28日舉行的四川省消費品精品展上,設有2場川酒品類直播活動,屆時將依托壹玖壹玖酒類平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酒類行業的知名度和流量,通過1919淘寶直播號進行專業直播帶貨。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直播活動時,將依托終端門店全方位運營,線上下單,線下門店快速配送,讓消費者享受優質服務。
水井坊代總經理朱鎮豪也曾在公開場合明確表示,將發展多渠道業務,煙酒店、團購渠道、電商業務、自營平臺都將是水井坊未來的主要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