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東區建成66個“智安小區” 綜合運用RFID、人臉識別等技術
“現在電動車停在小區都不用上鎖,小孩在樓下玩,也很放心……”聊起小區的整體環境,金華市金東區多湖街道東華家園小區居民夏曉娟如是說。
是什么讓她這么有安全感?近年來,金東區在平安創建過程中,積極推進社會治理創新,通過全面建設“智安”標準化小區,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和信息化手段破難題、補短板,以提升智慧安防水平來推進平安小區建設,進一步做強做實平安建設的“細胞單元”。
智慧安防小區獲群眾點贊
據介紹,智慧安防小區(以下簡稱“智安小區”)建設包括在小區出入口安裝車輛牌照抓拍、人臉識別、電動車RFID防盜感應、二代身份證信息采集等系統,形成信息采集多種平臺聯動,通過對進出車輛、人員信息的靜態和動態搜集,一方面對車輛、人群進行管控,另一方面通過“人過留影、車過留牌、機過留號”,掌握大量人、車數據。此外,針對高空拋物等高層小區的“老大難”問題,“ 智安小區”還安裝了專門監控,起到了明顯作用。
東華家園小區占地面積約22萬平方米,共有1400多戶居民,目前配有50多名物業工作人員。人工巡邏與智慧安防互補,讓小區居民安全感顯著提升。“小區門口有道閘,路上有監控,樓道有門禁,還有保安不間斷巡邏,住著非常放心。”小區居民王阿姨感慨。
“這兩年我區目標創建100個‘智安小區’,今年已完成66個,剩余34個爭取在明年年初完成。”金東公安分局治安大隊副大隊長劉俊瑋表示,“智安小區”建設就是在傳統小區人防、物防、技防基礎上,實施“云上公安、智能防控”戰略,通過在居民小區安裝智能工具和應用現代物聯網技術等,進行社會治安智慧防控,降低小區發案率,守護居民平安。
“智安小區”構建基層治理新格局
“刷臉進小區不僅方便小區居民出行,還能對外來人員進行有效管理。”前不久,家住傅村鎮四海銘門小區的孫青從外地回來,將臉對準入口處的顯示屏,短短幾秒鐘就可識別通過。作為智慧安防小區建設的一部分,人臉識別系統已經在金東區越來越多的小區投入使用。
科技給小區業主帶來了安全和方便,但也有居民擔心泄露個人隱私,選擇繼續使用門禁卡。如何處理“智安小區”建設中公共安全與公民個人信息保護兩者間的關系,是信息化時代的重要課題。
據了解,“智安小區”建設中,收集公民個人信息并進行大數據分析,是社會管理的有效途徑,可為智慧安防提供有力支持。而“智安小區”前端智能感知設備所采集的公民個人信息,均匯聚至公安內網,在內網進行數據分析、應用,在維護公共安全的同時,會對公民個人信息進行保護。“同時,我們安排了專班人員,每周對這些前端設備采集數據匯聚平臺情況開展檢查,確保感知數據標準接入、統一匯聚,市民們大可放心。”劉俊瑋說。
此外,針對加強“智安小區”公共設備的管理、保護公民個人信息方面,金東公安分局出臺了《“智安小區”公共設備運維管理制度》,對視頻資料用途、設施位置和用途、嚴禁修改加密方案等事項作了規定。
金東區委政法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智安小區”的打造,將進一步提升金東區社會治理智能化、信息化的應用能力和水平,真正實現“預防為主、防范有力、共建共享、群眾滿意”的社會綜合治理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