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智能體”在滬多方聯合啟動,助力上海智慧城市發展
當昨日“魔都”的超現實照進現實,今天我們看到的是一座真正“惠民、興業、善政”的城市所迸發的智慧新“魔力”。
在上海智慧城市建設十周年及榮獲世界智慧城市大獎之際,12月15日,“智慧上海·進而有為”上海城市峰會2020作為上海智慧城市體驗周活動的重磅環節壓軸舉辦。據悉,此次活動以集聚能力、聚合生態,服務于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為目的,城市建設各方主體在上海正式聯合發布“城市智能體”,為智慧城市藍圖繪制者們提供系統化參考架構。
華為助力上海邁入全球智慧城市第一陣營
十年磨一劍,今日上海早已經步入全球智慧城市第一陣營。
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張順茂在會上表示:“華為扎根上海,24載風雨同舟,與上海同發展、共成長。面向未來,我們通過攜手打造城市智能體,讓城市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助力上海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
作為上海建設智慧城市的親密伙伴,華為在上海設立了2大研發中心和1個代表處 ,與超過1000家上海本地伙伴合作,幫助超過6萬個企業/組織上云、支持3萬+5G基站建設。上海市經濟信息中心最新報告指出,“十三五”期間,華為對上海GDP總體拉動近千億元。這個數字背后有賴于我們與上海市長期在科技創新、產業生態建設、數字化轉型、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持續投入與深度合作。
“我們相信這些貢獻會隨著上海的成長而繼續快速增長。在上海,我們不僅有科技創新的研發基地,還有帶動整個產業界成長的生態創新中心。包括上海鯤鵬生態創新中心,這是面向未來數字經濟時代,中國基于開放創新技術的一個數字化的底座。” 張順茂說。
近期,全球智慧城市大會2020上,上海從全球48個國家和地區的350座申報城市中脫穎而出,榮獲世界智慧城市大獎。據統計,今年1月至9月,上海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值逆勢增長8.4%,迸發出數字經濟的新活力。上海建設了完備的數字基礎設施,不僅率先建成“雙千兆寬帶第一城”,實現了5G城市全覆蓋,還建設了完善的數字治理體系,讓精細化、便捷化的民生服務加快落地。
智慧城市的下一跳:城市智能體
“城市的數字化帶來的智慧城市不僅僅需要有聰明的大腦,同時也需要有強大的軀干、能夠感知和執行交互的手腳,這樣才會形成一個一體化、能感知、會思考、可執行、可進化的有機的城市智能體。”張順茂說。
智慧城市不僅要讓人充滿想象,更要像生命體一樣具有可持續進化的能力。從“基礎設施建設”到“智能應用探索”再到“技術交融帶動產業協同”,上海持續走在全球城市前沿,而在城市智慧化進程正在加速遷越升級的今天,智慧上海的下一跳又將是哪里?而在華為看來,智慧城市下一跳正是城市智能體。
城市智能體以數字技術驅動城市智慧演進,通過城市“感、傳、知、用”等全要素覆蓋,實現業務感知、數據傳輸、信息分析與處理、城市應用的完整閉環,構建完整的數字化體系,融入城市全要素,讓城市順暢運行、均衡發展,自我優化,生生不息。城市智能體將進一步助力城市的數字化轉型包括治理數字化、經濟數字化和生活數字化,為城市創造智慧新價值,引領城市走向高質量發展。
上海在城市智能體的應用上有著較為明顯的成效。比如,在城市治理上,上海率先推出兩張網服務,其中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以線上線下高度融合的政務服務網絡,逐步使企業和市民到政府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實現一屏觀天下,一網管城;在惠民服務上,借助智慧應用實現流程優化,讓原來需要跑4個部門耗時14天的出生證辦理優化為一次網上申請、4天完成辦理;利用AI、大數據技術,現在人人都可參與城市管理,解決共享單車亂停放的問題;利用智能算法精準匹配護理機構,實現智慧養老,也真正實現了“數據多跑步,市民少跑腿”。
面向未來,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新征程已經開啟,通過建設城市智能體,為上海注入治理數字化轉型、經濟數字化轉型和生活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驅動力,實現治理更智慧、經濟更智能、人民生活更美好。智慧上海,進而有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