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載“云平臺”,廣州供水更“智慧”
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及5G等新技術為基礎的智慧城市建設,將為人們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在廣州,已經有了首個5G智慧水廠以及“智慧供水云平臺”,通過“天上有云(智慧供水云)、地上有格(供水網格管理)、中間有網(互聯網+供水服務)” 的供水服務管理新模式,讓市民喝上更優質的自來水,享受更便利的公共服務,助推廣州加快建成國際一流智慧城市。
5G智慧水廠 構建智慧安防平臺
走進位于白云區石井鎮鴉崗村的廣州北部水廠,這一嶺南建筑風格的水廠面積頗大,但廠區內幾乎看不到工作人員的身影。北部水廠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北部水廠的智慧化程度已經實現無人值守。我們從取水到送水,每個生產環節都是自動化控制的。比如在整個生產環節中凈水投加物的含量都被監控著,保證水質狀況處于一個穩定值,而這些都不需要人工操作?,F在廠區的工作人員主要是負責日常巡檢以及與總部對接。”
北部水廠已經實現無人值守
北部水廠還是廣州首個基于5G工業互聯網的智慧水廠,借力新基建契機,北部水廠實現了5G信號全覆蓋,依托5G通訊網搭建智慧生產平臺,實現5G安防、5G巡檢,賦能水廠智能化管理。為了保障供水安全,自來水廠的安防標準很高,現在當你進入北部水廠的那刻起,人臉識別的數據已經上傳到廠區的調度中心,依托廠區內設置的400多個監控攝像頭,人在廠區內的行動軌跡也能在進行實時追蹤。
北部水廠利用5G的低時延、大帶寬、邊緣計算等優勢,廠區5G智慧安防平臺可實現人臉識別、車輛識別管理、非法侵入位追蹤、無人機巡檢、AR眼鏡監測、遠程在線設備故障診斷處置、重點區域闖入預警,確保水廠生產安全。
“科技興水,智慧供水”,2019年1月,北部水廠一期工程建成投產,日增供水量60萬立方米,解決了廣州北部地區約150萬居民飲用水需求問題。北部水廠取水量豐富、原水水質優良的西江水為水源,緊隨未來水處理發展的趨勢,按“生物預處理+常規處理+深度處理+排泥水處理”全流程工藝規劃,采用先進的第三代凈水工藝超濾膜處理技術,建成亞洲最大單一膜處理車間,出廠水水質100%達標,對接國際標準。
供水云平臺 智慧供水的“指揮大腦”
有了優質的自來水,如何更加智慧地輸送到千家萬戶?廣州水投廣州自來水公司著手建立廣州智慧供水云平臺,相當于智慧供水的“指揮大腦”,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致力于打造“廣州模式”的行業智慧供水規范,助推廣州建設幸福宜居文明城市。
在廣州自來水公司的供水調度大廳,三大水源的水質、流量數據,中心城區8間水廠、36座加壓站、總長逾1萬多公里管網的運行情況,241個在線遠傳壓力監控點和155個在線遠傳流量計監控的供水壓力和流量數據信息,實時顯示在廣州智慧供水云平臺的大屏上,工作人員根據大數據監控分析各區域水量分布及使用情況,根據每日的供水峰谷情況合理調配進出水量,確保廣州這座千萬級人口的大城市供水運行安全。
北部水廠先進的調度中心
在智慧供水云平臺上,供水各環節實現可視化、透明化管理。比如,當突發爆管,供水管網壓力發生突變時,平臺可實時預警,研判爆漏級別,自動生成并提供調度指令和輔助決策分析,幫助工作人員精準定位爆漏管網位置及周邊閥門數量、研判爆管區域影響范圍,助力工作人員快速響應開展應急處置工作,提升應急處置效率。同時,現場搶修情況畫面可通過視頻設備實時回傳至調度中心,讓后臺人員第一時間清晰、直觀地了解搶修進展情況,做好突發事件的部署、指揮、指導工作。
依托智慧服務平臺,廣州自來水公司在轄區范圍內推行供水網格化營運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供水營運效率和服務質量。供水網格化管理是以河流、鐵路、公路、街道作為劃分邊界,把整個供水范圍劃分四個分區共365個網格,平均每個網格的用戶數約6000戶,配置有相應的管理小組及網格員。供水服務網絡全面覆蓋轄區內1219個社區,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服務管理體系,網格管理小組與每個社區建立長效溝通機制,強化公共服務職能,整合社會管理資源,充分發揮網格細小、與居民聯系更為密切的優勢,實現社區用水問題快速高效聯動處置機制,及時為群眾提供優質供水服務。
基層思考:廣州自來水公司信息部部長何立新
智慧供水將為居民提供更多便利
隨著能自動上傳用水數據的智能水表的不斷推廣,未來智慧供水將能為居民提供更多便利。目前廣州已安裝約30萬戶智能水表,每15分鐘自動向后臺上傳一次用水數據。如果是獨居在家的老人,超過12小時沒有用水數據,可以發短信提醒相關人員;又或者家里短時間內用水數據激增,也可以收到提醒短信,家中可能出現水管爆漏。

供水網格管理員需要對自己管理的轄區進行“地毯式”的摸查走訪,重點落實摸查每一個小區每一棟樓,熟悉每一個水表、閥門的位置,了解管網分布情況。掌握服務范圍內的居民用水環境。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可以有效拉近與社區居民的距離,及時解決用戶訴求,另一方面也逐漸積累大量供水設施運行數據信息。這些數據通過互聯網實時傳輸回公司大數據庫,不斷豐富完善廣州自來水公司智慧供水云平臺建設。通過云平臺實施數據調用、存儲、分析,帶動供水生產決策智能化,實現供水營運和服務精細化、規范化管理。
自來水網格管理員通過互聯網上傳供水設施數據
為更高效服務于民,廣州水投集團自來水公司正朝著“科技興水,智慧供水”的目標穩步邁進,借助高新技術和水務行業標桿企業經驗,致力于打造從原水到終端全過程的智慧供水云服務體系,進一步提升供水服務質量及社會治理的精細化、科學化水平,為城市公共服務發展提速。以供水熱線96968為前端,依托智慧水務平臺,打造“互聯網+微客服”的服務模式,拓寬網上營業廳、微信公眾號、自助服務終端等網絡服務渠道,市民可足不出戶辦理查繳水費、打印電子發票、申請水質上門檢測等服務,供水服務更優質更便捷。以優化營商環境為抓手,創新服務方式,優化服務流程,切實做到“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路”,逐步實現群眾辦用水業務“零跑路”。
專家觀點:廣東省信息消費協會秘書長、廣東數字經濟專家委員會秘書長袁宏偉
讓城市更聰明、更智慧 廣州邁出實質性步伐
世界上第一個智慧城市是美國的迪比克市。迪比克市利用物聯網技術,在一個有六萬居民的社區里將各種城市公用資源(水、電、油、氣、交通、公共服務等等)連接起來,監測、分析和整合各種數據以做出智能化的響應,更好地服務市民。迪比克市的第一步是向所有住戶和商鋪安裝數控水電計量器,其中包括低流量傳感器技術,防止水電泄漏造成的浪費。同時搭建綜合監測平臺,及時對數據進行分析、整合和展示,使整個城市對資源的使用情況一目了然。如今在廣州,已經有了首個5G智慧水廠,這是造福一千多萬市民的大事。
在“2020年廣州市進一步加快5G發展重點行動計劃”中,部署了加快5G網絡建設、加強5G應用培育、推動5G產業集聚三大方面的主要工作。北部水廠作為廣州首個基于5G工業互聯網的智慧水廠,可謂是先行先試,起到了示范帶頭作用。5G的大帶寬、大連接、低時延技術使智慧城市更高層次的需求升級得以實現,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核心推動力。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升級,為智慧城市建設效果提供了切實保障,為城市高效運轉提供了有力支撐。
我們很高興看到,廣州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智慧水廠已經邁出了實質性的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