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碩放機場客貨運量增長逾七成 RFID助力提升航班放行正常率

碩放機場(碩放機場供圖)
隨著告別2020年,碩放機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十三五”答卷。“十三五”期間,蘇南機場集團積極開拓航空市場,豐富航線網絡,共引進49家航司,相比“十二五”期間,新引進28家;客貨吞吐量峰值分別為2019年完成的797.5萬人次旅客吞吐量和2020年預計完成的15.7萬噸貨郵吞吐量,較“十三五”初期分別提升了73.7%和74.7%,為推進蘇南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蘇南機場集團在“十三五”積極謀劃改擴建項目,滿足客貨運輸不斷發展的保障需求,機場飛行區等級由“4D”升為“4E”,航空口岸功能不斷完善,獲批進口食用水生動物、進口冰鮮水產品和進口藥品口岸資質,獲批設立國際郵件互換局(交換站),優化了國際、地區旅客出入境流程,新增8個C類機位以及相關設施,推進管制方式改革,投用進近管制席,正式實施雷達管制,成為全國首家實施雷達管制的中小型機場。
過去五年見,通過“智慧機場”建設和服務品牌塑造,碩放機場積極踐行“真情服務”理念,陸續實現國內航班登機全流程無紙化、候機樓5G全覆蓋,投用自助值機設備、自助行李托運設備、行李RFID全程追蹤系統、橋載設備、新能源充電樁等設施;通過A-CDM平臺建設,實現地空聯動、協同運行,航班放行正常率從2015年的59.4%提升至“十三五”末的81.78%。
在“十三五”期間,碩放機場被確定為全國軍民融合試點機場,隨后探索出的14項“地面融合”實施辦法在全國軍民合用機場中推廣,融合工作還逐步從“地面”走向“空中”,以此為抓手,助力實現了本場航班進離場分離,極大地緩解了蘇南地區的航路擁堵現象。碩放機場于2018年獲得“空軍民航軍民合用機場軍民融合示范單位”榮譽稱號,2020年又獲得“軍民航機場聯合保障達標單位”稱號。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已明確提出,支持碩放機場建設長三角區域性樞紐機場。蘇南機場集團正在加快擴容增能,完成機場總規修編,進一步明確了機場近、遠期建設邊界,并確定了到2025年實現旅客吞吐量1500萬人次和貨郵吞吐量30萬噸的發展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