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成都圖景:2022年進入全國智慧城市第一方陣

作者:本站收錄
來源:封面新聞
日期:2021-01-29 09:17:11
摘要:智慧城市,所要抵達的正是讓城市管理更加集約有序,并最終直指所有人的生活,更好的生活。
關鍵詞:智慧城市

1月26日,2021成都新經濟共享大會舉行。會上,智慧城市建設作為“七大應用場景”之一,成為成都打造最適宜新經濟發展城市的動力,承載著這座城市從“城市場景”向“場景城市”躍升的未來。

智慧城市,所要抵達的正是讓城市管理更加集約有序,并最終直指所有人的生活,更好的生活。

2019年10月,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正式將四川列入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今年1月1日省政府專門印發工作方案,為四川建設高水平數字經濟大省強省進行頂層設計和具體規劃,其中,成都的先行先試,備受矚目。

“十四五”開局之年,成都定下目標,到2022年,全市智慧城市架構體系基本完善,“城市大腦”全面提能,進入全國智慧城市第一方陣,成為全國“數字政府、智慧社會”建設的典范城市。


image.png


1月26日,2021成都新經濟共享大會舉行

從省到市,成都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正面臨著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包括如何在城市的智能升級中,讓城市更有活力和溫度;在提升城市的基礎創新能力中,吸引更多的優質資源要素;在建設新型智慧城市中,讓架構能夠長久融入城市發展中,成長適應,不斷進化。

站在構建數字時代治理新機制的當下,成都已經握住了那把“鑰匙” 。

01

面向未來的智慧城市

走進成都網絡理政中心,巨大的環形屏幕上,整個城市的毫末盡在眼前。這是城市的“大腦中樞”,集成全成都市266個信息系統與近10萬路視頻攝像、物聯感知設備信息。

—— 這里打通了“城市大腦”與管理末端的“神經”,初步構建形成“全天候能在線監測、能分析預測、能應急指揮”、市和區(市)縣兩級聯動的智能城市治理運行體系。

在城市服務上,成都基于政務云平臺,打造的政務服務“一網通辦”、 城市運行“一網統管”、 社會訴求“一鍵回應”等,早已實現。



成都網絡理政中心 圖據網絡

對于未來,剛剛召開的成都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明確,力爭到2035年,成都高水平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新型城市建設進入世界先進行列,超大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全面建成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泛歐泛亞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門戶樞紐城市。

而放眼全國,據國際市場調研公司IDC的預測,盡管有疫情干擾,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支出規模將達到259億美元,成為在該領域支出第二大的國家。IDC還預計,到2024年中國智慧城市支出規模將超過450億美元。

因此,切合成都實際的智慧方案尤為重要。對此,在《成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包括要持場景驅動、算法賦能、智能協同、多元共治,打造韌性、綠色、宜人、安全的新型智慧城市發展樣板,加快建設“數字政府、智慧社會”典范城市等諸多路徑。

這也是國家賦予成都的使命。

2020年1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 其中每一個目標,都需要更智慧集約、規范有序的城市建設。

對此,四川省發改委副主任楊昕說,支持成都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和區域帶動力的新型智慧城市,將根據全省數字經濟發展實際,以成都為核心區域,以區域中心城市和基礎較好的城市為重要區域,以國家、省級產業園區和平臺等為重要載體開展先行先試,帶動全省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



成都超算中心效果圖 據網絡

毫無疑問,站在下一個5年的起點,雙循環新格局下,成都對“智慧城市”的探索,將肩負更大的目標與使命。

02

嵌入城市發展的系統架構

就在2020年的年末,“2019年智慧城市時空大數據與云平臺建設項目”,順利通過以中國工程院王家耀院士領銜的專家驗收,這一項目備受關注,不僅因其是成都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支撐,更因其所體現出的“未來感”和“智慧化”。

項目通過地名地址數據生產,建立起成都市地名地址標準庫,地名地址數據量達到約175萬條,采集精度進一步精確到樓棟,建成全市時空大數據云平臺,將進一步規范政務空間信息服務技術要求,強化智慧空間信息服務支撐能力,促進智慧城市建設。

對此,王家耀院士評價,時空大數據中心是信息"資源池",時空大數據平臺是新型智慧城市"大腦",將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中發揮巨大作用。

蘊含其中的打造邏輯,是用系統思維指導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是可持續的發展理念,亦是嵌入城市發展的架構體系。

這體現在未來的規劃中,根據《方案》,成都將按照全市“一盤棋、一體化”要求,統籌兼顧各領域、各系統、各單位建設重點,推動形成結構清晰、體系完備、標準統一、操作性強、便于迭代的智慧城市架構體系。

2020年疫情期間,成都市成華區,生成了全省第一張居民電子健康卡,同時通過“智媒體+云社區”系統平臺與洪雅縣、筠連縣等跨區域“智慧防疫”和復工復產就業“春風行動”,憑借著將疫情防控與智慧社區治理結合的一系列舉措,獲得“2020年度全國社會治理創新(疫情防控)典型案例獎”。

這是將成都智慧城市建設嵌入城市發展的極佳呈現,也正是這座城市早已開始的跋涉。

“十三五”期間,成都城市能級全方位躍升、發展方式全方位變革、治理體系全方位重塑、生活品質全方位彰顯,新經濟總量指數居全國第2。

“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成都已經發布的成都城市場景機會清單,涵蓋城市十大共享機遇,1000多個場景釋放約1.9萬億元機會。

03

超大城市的智慧治理探索

眼下,在成都,以數字營城的理念構建了“11153”智慧城市建設的頂層架構,超大城市的智慧治理探索已經取得積極進展。

“11153”的頂層架構具體是怎樣的?即一個“城市大腦”、一個數據資源中心、一套智能基礎設施、五大智能化應用體系、三個支撐體系。最終以智能基礎設施為基礎,以“城市大腦”為智能中樞,搭建應用開發生態及創新支撐體系、網絡安全管理和防護體系、智慧城市標準和規范體系,基于統一的數據資源中心聯通匯聚各類城市運行數據,支撐政務服務、城市運行、生活服務、風險防控、產業發展智慧化應用,實現惠民、利企、善政、興業。

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上,未來三年,成都將加快建設5G引領的雙千兆寬帶城市,建成5G基站6.5萬座,率先在全國實現規模商用。建設存算一體的數據中心資源高地,數據中心與超算中心實現規模發展、存算均衡、空間集聚、節能降耗。



資料圖 據網絡

成都對“智慧城市”建設的跋涉,實際上就是這座城市對于未來的探索,縱看城市的發展史,毫無疑問,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治理模式已由單向管理向雙向互動轉變。新型智慧城市在解決城市治理問題的同時,也深刻改變著城市的治理理念,推動城市治理模式從單向管理轉向雙向互動,從單純的政府監管向更加注重社會協同治理轉變。

“我們將創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國家樞紐節點,推動政企合作,探索政務數據、社會數據的融合創新應用,使數據要素資源形成現實的生產力。”四川省發改委副主任楊昕表示,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全省將加快挖掘數據價值,強化信息共享,推動設施聯通、網絡暢通、平臺貫通以及數據融通,避免形成信息孤島、數據煙囪。

根據《方案》,下一步,成都將加強區域合作,著眼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需求,推動成都平原經濟區智慧城市建設規劃銜接;著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動數字成渝一體化;著眼“一帶一路”西部陸海新通道、長江經濟帶戰略重要節點城市等國家戰略布局的有效落地,加強智慧城市建設協同協作,共同提升區域共治共享水平。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在天府成都,數字藍圖,智慧城市,就在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