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添智能 管理增效能 青島西海岸新區高新技術產業蓄勢崛起
賽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工廠坐落于青島西海岸新區茂山路588號,經過近20年的迭代研發,這塊面積不大的土地上慢慢長出了聰明的智慧工廠。
在煉膠及半成品生產車間內,載著膠片、鋼絲等原材料的AGV智能物流小車不停地忙碌穿梭著,在這里生產出的終煉膠、內襯層和鋼簾布等半成品部件,將被運到成型車間進行進一步加工。
“制作輪胎胎胚過程中的116項復雜操作,這臺PS2A型智能成型機可在40秒內完成,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賽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青島IT服務部部長師景龍介紹,這款智能成型機在輪胎生產過程中,能夠實時抓取分析上百項數據,實現智能壓合,相當于過去三臺成型機的產能,并在輪胎的均勻性、安全性方面有著明顯的競爭優勢。
成型后的輪胎胎胚,會先儲存在倉庫里,再由空中穿梭的EMS自動運輸車調到硫化車間“蒸熟”。“記者在現場看到,硫化車間里,員工李文龍正操縱電動踏板車,穿梭在幾臺機器間,他要做的只是實時監控每臺機器前的顯示屏,及時發現異常信息。“2017年,這個車間的生產模式還是以人工為主,各道工序都要靠人工完成。”師景龍說,“如今自動化生產線精準有序運行,機械臂自動抓取安置,智能化元素在這個傳統制造業車間內已得到普遍應用。”
2020年6月,賽輪集團“橡鏈云”平臺正式發布,成為全球首個投入使用的橡膠工業互聯網平臺。“橡鏈云”平臺縱向上實現了所有工序“人、機、料、法、環、測”的全面互聯,構建了行業內最完整、最豐富的機理模型庫,橫向上實現了企業內部運營和上下游企業的全面互通,目前平臺已入駐3200余家供應商、2200余家經銷商以及近60000家門店。
“‘橡鏈云’平臺克服了橡膠輪胎行業生產模式復雜、生產設備種類多、數據采集點多、通訊協議復雜等難題,實現了99%以上設備的互聯互通,年數據采集增長量達45億條以上,對全球橡膠產業的全價值鏈進行著持續優化。”賽輪集團副總裁朱小兵感慨道,是多年的科技研發增強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走在了行業前列。
青島西海岸新區工業基礎雄厚,擁有較完備的工業體系。近年來,企業積極探索科技創新和智能制造,全區高新技術企業擁有科技研發人員3.5萬人,研發費用達到64.78億元,擁有專利數量2.26萬件,其中發明專利4368件。
2020年,新區高新技術產業持續跨越式發展,加速戰略性新興產業蓄勢崛起,引領制造業和服務業邁向高端,全年實現產值1846億元,占規上工業的58.2%,比十三五初(2016年)提高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