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旌德縣用RFID等技術,試建珍貴野生植物智能管理系統
旌德縣始終把守護綠水青山作為林長制改革的根本方向,積極推動制度創新、技術創新,強化協同作戰,探索構建“責任明確、管理高效、廣泛參與”的森林資源保護與發展體系。
建架構、重管理。統籌“大林業”資源,著力打造國省縣道森林帶、沿河森林帶和6個重點森林生態功能區縣級林長“1+1+6”格局。設立縣級林長8名、鎮級林長40名、村(社區)級林長200名,實現了林長全覆蓋。健全完善一林一長、一林一員、一林一策、一林一技、一林一警、一林一檔“六個一”機制,確保一山一坡、一草一木都有專人管理。
建機制、重落實。凝聚“大作戰”合力,制作林長制河長制一張圖,嚴格落實以黨政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責任制,細化縣、鎮、村三級林長職責。建立林長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研究解決制約林業發展實際問題。創新實行“三盯三燈”工作法,即“以改革辦盯部門、督查室盯部門一把手、紀委書記盯分管縣領導,黃燈警示、紅燈誡勉、聚光燈下作表態”,推動日常督查橫向到邊、專項督查縱向到底,確保林長制改革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建系統、重保護。運用“大數據”管護,利用“智慧+”科技手段,采用RFID有源芯片和基站相互感應技術,試點建設珍貴野生植物智能管理系統。借助物聯網、云平臺,以林地小班森林資源數據為資源底圖,在全國縣級層面率先建立林長制智慧信息管理平臺,將各級林長責任區域、管護職責、考核指標等,逐一投射到林長制綜合信息服務大數據平臺,推動林長制改革“智慧升級”,為實現林長制網格化目標管理提供強力支撐。
建平臺、重管理。堅持“大監督”理念,開通“綠色110”和“勇攀兩山”微信公眾號,在全省縣級層面率先制定舉報獎勵辦法,建立“綠幣”獎勵制度。制定出臺《政法部門護航“兩山”基地建設十二條》,創新設立“兩山”法庭,探索推行“刑事懲治+生態賠償”生態檢察模式。持續開展“守護餐桌”“春雷行動”“護鳥行動”等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盜伐、濫伐林木等各類涉林違法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