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機場完成T1機坪高桿燈節能改造,將燈具連接至物聯網平臺
經過一段時間的平穩試運行,白云機場T1航站樓機坪高桿燈節能改造順利完成驗收。本次改造在國內機場中首次大范圍應用2300K低色溫LED機坪高桿燈燈具,并首次將燈具質保年限提高到10年,燈具節電率達59%,有效助力白云機場打造“綠色機場”。
白云機場T1航站樓機坪區域目前共有77基高桿燈。改造前包括1000瓦高壓鈉燈550盞,400瓦高壓鈉燈148盞,總功率為609.2千瓦。改造后的高桿燈使用能耗更低、光效更好、壽命更長、維護成本更低的LED燈具。總功率下降至258千瓦,節電率預計達到59%,預計全年節電約170萬度電,可減少約1300噸二氧化碳排放,相當于約73000棵樹一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每年可節省電費約151.4萬元、維護費用10萬余元。
18天完成
700盞燈具改造更換
施工改造階段,為保證工期和質量,白云機場組織制定了詳細的施工改造方案,并施工前對全部改造區域進行模擬配光,配光方案具體到每盞燈具的安裝位置和安裝角度,便于現場高效施工。燈具改造從2020年12月7日開工,到12月24日結束,近700盞燈具安裝高度近30米,白云機場僅用18天就完成了全部改造更換,比計劃工期縮短了一半。在改造后的試運行中,現場照明效果明顯提升,現場保障人員和機組人員反饋效果良好,機位平均照度從原來的25勒克斯提升到50勒克斯以上,均勻度從0.25提升到0.4。
國內機場首家大范圍使用
低色溫LED高桿燈燈具
據悉,民用機場機坪泛光照明相關技術標準要求LED光源色溫小于4000K,目前國內機場普遍采用3000K左右色溫的LED燈具。而白云機場此次改造的燈具色溫低至2300K,在國內機場還是首次大規模使用。白云機場于2017年底啟動機坪高桿燈LED改造前期測試,經過兩年時間不同廠商、不同色溫、不同照度、不同燈具組合的多輪模擬測試,最終確認了LED燈具替換高壓鈉燈的可行性。低色溫LED燈具視覺效果更柔和,更不易令機組人員和塔臺管制人員感到眩光刺激。另一方面高顯指LED燈具在視覺上對物體色彩的還原能力高,也增加了辨別的準確性和安全性。
燈具質保提高至十年
物聯網單燈調光再節電25%
為確保測試數據能夠充分落實到后期改造中,確保改造效果和質量,白云機場制定了以技術參數評分為基礎,質保要求和節能效益分成評分為輔的評分體系。在最終的招標結果中實現節電比分成比招標限價下降28個百分點,在分成五年的前提下實現了質保10年的目標,節約成本的同時,開創了民航業內燈具質保10年的先河。
白云機場還將把機場航班信息系統接入高桿燈控制系統,為高桿燈每個LED燈具安裝窄帶物聯網(NB-IoT)通訊設備,并通過專網將燈具連接至窄帶物聯網平臺。屆時,機坪高桿燈可根據航班運行情況和自然亮度自動實時調節每個燈具的亮度,實現物聯網控制下的單燈調光,達到機坪照明的分區分時智能化管理的效果,預計還可以在目前節能59%的基礎上再節電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