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工業互聯網國家頂級節點運營中心賦予每個物品“身份證”
近百個比人還高的機柜整齊排好,透過防爆玻璃能看到部分機柜的插槽,還有數據的綠光跳動。3月31日,呈現在長江日報記者眼前的一排廊道,其中一側是支撐工業萬物互聯互通的“神經樞紐”。來自中部四省海量的智造業信息,正在通過無形的網被傳輸至此。

圖為工業互聯網國家頂級節點(武漢)運營中心展示大廳。 記者楊濤 通訊員齊榮 攝
在全國,像這樣被命名為“國家頂級節點”的只有5處,其中一處就在武漢光谷。這里就是位于光谷八路的工業互聯網國家頂級節點(武漢)運營中心。
2018年11月,工業互聯網國家頂級節點(武漢)在全國率先上線。2019年8月,首屆中國工業互聯網標識大會在武漢召開。2020年,武漢獲批中部唯一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

圖為工業互聯網國家頂級節點(武漢)運營中心展示大廳。 記者楊濤 通訊員齊榮 攝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作為國家頂級節點的建設支撐單位,目前已經在北京、上海、武漢、廣州、重慶完成五大國家頂級節點建設并穩定運行。據武漢頂級節點運營中心負責人張良介紹:“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的作用類似互聯網的域名系統,通過賦予每一個實體物品(產品、零部件、機器設備等)和虛擬資產(模型、算法、工藝等)唯一的‘身份證’,是實現全球供應鏈系統和企業生產系統的精準對接、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智能化服務的前提和基礎。”
張良介紹,“武漢是第一個簽訂省部(湖北省和工信部)協議的節點城市,也是第一個上線的城市,這體現了大武漢的魄力”。
截至本月底,武漢頂級節點已接入包括東風汽車、長飛光纖、華中數控等在內17個二級節點,標識注冊量超過33.39億,涉及汽車、光通信等武漢千億產業,服務范圍覆蓋中部四省(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加速構建中部網絡數字樞紐。

圖為工業互聯網國家頂級節點(武漢)運營中心展示大廳。 記者楊濤 通訊員齊榮 攝
據悉,工業互聯網國家頂級節點(武漢)正在加速推進節點運營,聯合龍頭企業著眼全行業全領域,打造二級節點標桿示范。以東風汽車承建的汽車行業二級節點舉例,標識編碼構建汽車電池“征信體系”,從出廠到回收將伴隨電池的一生,如在電池溯源場景下,為各階段客戶提供電池從生產到回收各環節信息查詢服務,在用戶分析場景下,基于電池位置和狀態數據對用戶充電習慣等分析,針對性優化駕駛和維修方案等。
同時,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正與武漢東湖高新區合作“星火·鏈網”超級節點建設,將與已有的武漢頂級節點實現對接,基于分布式標識技術完成資產的數字對象刻畫,利用區塊鏈技術加速培育數字經濟的新生態體系。
武漢作為五大節點之一,長出更多神經末梢后,將加速進入“數字基建”賽道,帶動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一系列科技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