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發射成功 給物品備注“身份ID”的RFID上天了

作者:楊晨
來源:封面新聞
日期:2021-04-30 09:58:00
摘要:在軌物資管理RFID讀寫器和無源RFID標簽產品主要由七院下屬的四川航天計量測試研究所負責研制。
關鍵詞:RFID標簽身份ID

“作為一名航天‘老兵’,能夠見證并參與整個核心艙的建設工作,倍感榮幸。”4月29日,看著我國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天和核心艙隨著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成功入軌,七院宇航項目技術負責人陳粵海的喜悅溢于言表。那些與時間賽跑,她和團隊一起加班加點,保障任務按時保質完成的日子,仍歷歷在目。

她所在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七研究院(以下簡稱七院),承擔著天和核心艙15個分系統之一——物資管理分系統的研制工作,具體負責空間站所有物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及艙內在軌駐留輔助支持保障產品研制。該分系統具體由七院下屬的四川航天系統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系統所)來抓總研制,而研制隊伍是一支成立僅10年,平均年齡32歲的“青年軍”。

年輕的他們,擔負著保障航天員在空間站核心艙內日常工作生活的重任,以人性化的設計,盡可能地讓航天員們住得安心又舒心。



RFID技術給物品備注“身份ID”

對物資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如何讓航天員在軌長期駐留得更加舒適、溫馨是一個巨大難題。在遠離地球且封閉狹小的空間內,加之每天的工作及科研任務,航天員的心理壓力巨大。

每批航天員都需要駐留100天以上,這就要求空間站艙內除保證其生命安全外,還需在適居駐留輔助支持方面減輕其心理壓力。空間站作為目前中國最為復雜的航天器,有什么方法能保障數量眾多的功能設備在艙內運作的同時,還能管理好大量的空間站運營物資?

“需要智能化、自動化、數據化的物資信息管理系統來記錄航天員在軌的物資使用,保證空間站物資的正常供應。”徐戰作為七院宇航產品的主任設計師,他負責該分系統的軟件總體設計工作。

據了解,宇航型號隊伍經過大量的實地調研和數百次的地面試驗驗證,首次將RFID技術成功應用到空間站的物資管理上,成功研制出在軌物資管理RFID讀寫器和無源RFID標簽,通過把數據從附著在物品上的標簽傳送出去,以自動辨識與追蹤該物品的方式,給物品備注“身份ID”,在滿足產品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極大地提高了空間站物資管理的效率和質量。

在軌物資管理RFID讀寫器和無源RFID標簽產品主要由七院下屬的四川航天計量測試研究所負責研制。

七院系統所宇航室主任蔣琳形象地說道:“我們是空間站‘全屋定制’的供應商,而這套系統就相當于空間站的‘智能管家’,航天員在空間站吃什么?喝什么?找什么?缺什么?我們心中有數、一清二楚。”



以“人”為本的設計

從細節提高太空駐留期間幸福指數

七院系統所負責研制的艙內在軌駐留輔助支持保障產品是服務和保障航天員在太空期間“吃喝拉撒睡”的關鍵,需要考慮的因素實在太多了。“在失重環境下,怎樣的色彩搭配才能讓航天員不會感到厭煩?怎樣給航天員提供一個隱私、潔凈的衛生環境?怎樣給航天員提供一個舒適、合理的就餐區域?怎樣給航天員提供一個安靜、溫馨的睡眠環境?……”

對此,七院系統所宇航產品主任設計師王廣偉非常自信。“為保證分系統配套功能產品的安全、可靠、舒適、輕量化,分系統以人機工效學為設計原則,對航天員經常使用的產品累計進行了超100萬余次的疲勞試驗,經過工效評價和壽命考核后,分系統各類產品功能、性能狀態良好,均能夠支持空間站超10年以上的使用壽命且具備延壽或更新換代功能。”這次七院參與交付的百余臺(套)產品雖不直接決定任務的成敗,但卻決定著航天員在太空駐留期間的幸福指數和舒適程度。“通過艙內攝像頭看到的大部分都是我們分系統的產品,在軌所有物資的使用、補給、回收都需要用到我們的物資管理軟件,工作量之大,技術之復雜,壓力可想而知。”王廣偉說道。



與之前的探月、探火工程不同,這項載人航天工程有一個最關鍵的考慮因素:航天員。“我們要對航天員負責,要滿足他們的需求,以'人'為本”。從這個角度去開展設計,相應的要求也更高。”陳粵海表示,在此次艙內物資管理分系統中,針對太空中有別于地球的微重力環境,團隊也做了不少設計。“人在微重力環境下是會漂浮的,所以我們增加了很多扶手,‘抵抗’微重力對人的影響。”

同時,她表示,一些細節也不能忽視。“比如我們室內的設備必須要倒圓角,不能有毛刺,總之不能出現傷及航天員的可能。”

在對物資管理分系統做試驗的過程中,聶海勝等航天員也參與其中提前“體驗”。“得到了他們的認可,覺得系統好用、方便。”對于陳粵海來說,這已是莫大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