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后的垃圾去哪兒了呢?結合RFID技術月處理峰值可達千噸!
6月1日,《珠海經濟特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將正式實施,珠海市垃圾分類工作將進入全新階段。科技助力、閉環管理,垃圾分類在香洲區已成為引領居民綠色環保生活的“新時尚”。近日,前山街道廚余垃圾集散點、可回收物暫存點和有害垃圾暫存點正式啟用!這兩個點有什么厲害之處?快來看看吧!按照上級部署,前山街道對標對表學習兄弟街道先進經驗、通過實地參觀、走訪調研,聚焦垃圾分類的痛點、難點,結合實際,充分利用原有的垃圾中轉站進行升級改造,及時解決排水排污、鄰避效應等問題,精心選址建成了前山街道岱山廚余垃圾集散點,造貝有害垃圾以及可回收物暫存點。
其中造貝可回收物暫存點更是全市第一家。此舉,完善了前山街道垃圾分類全鏈條體系,助力前山完成垃圾分類閉環管理,標志著前山垃圾分類工作進入新階段。“高顏值”亮相,成為社區風景線前山街道廚余垃圾集散點位于岱山垃圾中轉站。秉持綠色生態的理念,前山街道在該站點周邊種植綠化,“見縫插針”般把綠色“蔓延”至每一個角落。為了進一步美化環境,打造景觀效果,街道在圍擋上也“下足功夫”,制作了一面賞心悅目的垃圾分類宣傳氛圍墻。前山街道的吉祥物“小鳳雞”生動形象,還“種上”了仿真工藝竹子,成為岱山社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前山街道可回收物暫存點和有害垃圾暫存點則位于造貝垃圾中轉站,升級改造后,因地制宜布置的宣傳氛圍牌以及相關的標語標識,顯得醒目、整潔、有條理。
據前山街道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集散點和暫存點的設置破解了垃圾分類“前后混合,分了也白分”的難題,打通了垃圾分類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它既是一個生活點,也是一個教育點,讓居民在日常垃圾分類的過程中了解到前山現階段垃圾分類工作已做到前端、中端、末端各個環節有序銜接、有序推進,讓每一位居民都自覺參與垃圾分類,成為引領綠色環保生活的一份子。制度化分區管理,規范化收運處置“滴!廚余垃圾重量46公斤、來源誠豐廣場某某餐飲店;時間:……”環衛工人梁大姐將齊胸高的綠色垃圾桶麻利地拖上智能地磅。很快,這個帶有專用RFID電子標簽的廚余垃圾桶就將桶內垃圾產生的商家、垃圾重量等數據一一記錄,同步顯示在一旁的電子大屏上,讓人對這桶垃圾的“來歷”一目了然。垃圾桶上植入了智能芯片在廚余垃圾集散點,前山制定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和保潔制度,實行專班專人管理,進行合理排班,確保廚余垃圾符合標準進站,嚴防混投混運、偷倒亂倒。集散點科學地劃分為卸桶區、滿桶存放區、餐廚垃圾轉載區、空桶存放區、洗桶區等不同功能區,管理人員有序地規范化操作。“岱山廚余垃圾集散點啟用,幫助前山街道實現了餐飲企業廚余垃圾日產日清。集散點廚余垃圾處理峰值可達每月1000噸,我們的目標是為前山街道轄區內1148家餐飲商家提供高質量的廚余垃圾處理服務。”前山街道辦相關負責人說。
據介紹,不只是商家,家庭廚余垃圾的處理也是垃圾分類工作的重點。“未來,廚余垃圾處理的服務范圍還會擴大到前山16個社區,進入所有小區,為千家萬戶提供垃圾分類服務。”此外,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暫存點也有專人進行監督管理,制定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的入站指引,引導規范暫存。每月15、28日上午8點半到下午5點半開放,站內有稱磅、暫存物資的貨架、垃圾桶、消防設施等,管理員對中轉到站點的有害垃圾以及可回收物進行分揀、二次分揀以及歸納,并且登記入冊,同時明確去向,健全中端收運臺賬。清運協議、智慧平臺等多措并舉目前,前山街道的廚余垃圾采取“駁運+直運”的收運模式,通過前山街道廚余垃圾智慧云平臺,結合4G、5G、RFID射頻識別技術,實現對廚余垃圾收運的全程管理。暫存后由珠海水務環境控股集團下屬的珠海市海宜環境投資有限公司每日到集散點集中清運,最后運到斗門中信環保產業園進行末端處理。前山街道廚余垃圾智慧云平臺截至5月6日,前山街道轄區內共有156家餐廳實行垃圾分類,駁運120L餐廚垃圾共7888桶,合計804.83噸。
同時,前山街道已與有資質的清運公司簽訂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清運協議。根據協議,有害垃圾每個季度清運一次,由有資質的企業將有害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可回收物每個月30日前預約清運,由有資質的廢舊物資回收企業進行資源化處理。下一步,前山街道將發揮暫存點的宣教功能,組織物業服務企業,工廠企業,居民代表到暫存點參觀學習,切身體會分類垃圾中端的收運流程,增強垃圾分類的信心,為垃圾分類“全域提質增效”夯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