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天府國際機場采用RFID等技術實現全流程“刷臉”和無紙化登機

作者:本站收錄
來源:成都日報
日期:2021-06-08 09:47:53
摘要: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分公司航站區管理中心副經理宋維民稱,在演練過程中,模擬旅客不僅體驗了天府國際機場乘機流程,還提前試用了一大批“智慧機場”建設成果。智慧安檢、智慧引導、自助登機……

從值機、過安檢到登機,可以實現全流程“刷臉”出行,成都旅客20多天后將迎來全新的出行體驗。昨日,在1.8萬人次模擬旅客、5200余名工作人員參與下,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舉行開航前的最后一次綜合演練。這是天府國際機場第四次也是規模最大一次的綜合演練,通過139個模擬航班的乘機流程,全面檢驗了航站區及其配套運行服務保障能力,一項項保障智慧出行的“黑科技”也隨之亮相。

現場體驗:全程可以“刷臉” 從值機到登機最快15分鐘完成

昨日11時30分,天府國際機場T1、T2航站樓逐漸開始熱鬧起來,來自市內高校和企事業單位的9000名模擬旅客拖著行李箱匯集于此,拉開了綜合演練的大幕。

模擬旅客掏出身份證,往自助值機設備上一放,攝像頭迅速拍攝人臉畫面進行核對,然后旅客點擊閱讀乘機須知、確認航班信息等操作后,自助值機設備就立馬“吐”出登機牌,整個過程只需要大約30秒。



若遇需要托運行李,該設備還會“吐”出行李條,行李條內裝有專門的芯片,旅客托運行李后可以實時了解行李狀態。接著,旅客只需要趕到自助托運柜臺交付行李過安檢,就可以進入下一個流程——旅客過安檢。此時旅客刷一下身份證,通道的閘門就會自動打開,進入安檢區后通過人臉識別,安檢區的閘門就會很快放行,旅客通過毫米波檢測門,隨身攜帶的行李也通過安檢后,就進入了隔離區。

現場的眾多安檢通道一字排開,加上自動化,旅客最快只需要大約2分鐘時間就可以通過安檢。然后,根據導示牌指引,旅客就來到了相應的登機口。記者現場體驗發現,從安檢口到達最遠的登機口,步行時間不到10分鐘,若是晚到旅客、老弱病殘孕等特殊旅客,還可以免費乘坐電動車到達登機口。

在候機區,最引人注目的是每個登機口都設有自助登機設備。旅客可以“刷臉”通過自助登機匝道實現登機。從值機、過安檢、登機等流程,旅客可以實現全流程“刷臉”和無紙化登機,高效而便捷。

在現場,記者體驗并估算了整個流程時間,由于整個流程都可以通過自助智慧化設備完成,從值機開始到登機整個過程最快可以在15分鐘內完成。

便捷出行:海關安檢聯合檢查 乘坐國際航班只需一次查驗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分公司航站區管理中心副經理宋維民稱,在演練過程中,模擬旅客不僅體驗了天府國際機場乘機流程,還提前試用了一大批“智慧機場”建設成果。智慧安檢、智慧引導、自助登機……

不僅如此,天府國際機場還擁有全球規模最大、最復雜、技術含量最高的行李處理系統,在機場酒店、GTC換乘大廳就能辦理值機和托運手續,讓旅客卸下行囊輕松過檢候機。而快速穿梭往返于兩座航站樓之間的APM捷運系統,則大幅縮短旅客步行距離,提升中轉效率。另外,還有智能AI問詢機器人、智慧衛生間系統等“黑科技”以及充滿四川特色的主題庭院,會帶給旅客更多驚喜、更多舒適體驗。

“為了讓旅客享受更優的體驗,感受服務智慧化,在旅客進出港流程設計上有大量特色與亮點。”宋維民稱,對于乘坐國際航班的旅客,天府國際機場采用了海關安檢聯合檢查的形式。傳統流程上,旅客需要分別接受海關和安檢對隨身行李物品的檢查,而在天府國際機場只需要經過一次查驗,就可以完成檢查。

同時,針對不同類型的中轉旅客,天府國際機場設置有對應的中轉區,旅客可以在控制區內完成中轉手續的辦理,無需前往出發大廳。不僅如引,天府國際機場還建設有融合了多種交通方式于一體的交通中心,未來所有到達機場的旅客,需要前往交通中心后再離開機場。

壓力測試:檢驗機場在不同階段的運行保障能力

昨日舉行的綜合演練,是天府國際機場正式投運前舉行的最后一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綜合演練,共覆蓋天府國際機場航站區、飛行區、公共區和貨運區4大區域,涉及航空器保障、旅客保障、行李貨物、信息數據和交通物資5大生產運行流程的132項演練科目,啟用值機柜臺132個、安檢通道46條、登機口72個、商業店鋪88家。

“自今年4月底以來,天府國際機場先后舉行了四次大規模、全流程仿真演練。”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分公司運行控制中心副經理李慶赟稱,與前三次演練相比,昨日的演練除整體規模大幅提升外,還對標開航后第三航季的航班量,在昨日15時至16時安排了高峰小時40架次出港的壓力測試。通過綜合演練,希望以貼合實際運行為原則,實現對安全管控、服務品質和運行效率三大方面覆蓋,檢驗設施設備有效性、檢驗作業流程適用性、檢驗工作人員熟練度、檢驗跨部門聯動協同能力,充分查找并解決演練中暴露的問題并加以整改,不斷完善機場綜合保障能力。

據介紹,天府國際機場的四次綜合演練均為大規模、全流程仿真演練。4月24日的第一次綜合演練是按照開航后第一航季的航班量標準設置的演練;5月9日的第二次演練設置在夜間,以檢驗機場夜間運行保障能力;5月23日、6月5日分別進行了第三、四次演練,分別模擬了天府國際機場第二、第三轉場航季的航班運行高峰,希望通過壓力測試,檢驗機場在不同階段的運行保障能力。

記者還了解到,為確保演練順利進行,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天府國際機場聯合西南空管局、航司、公安、地服、聯檢等單位制定專項工作方案18個,提前查找風險源并制定管控措施700余項,組織全國各地81名專家進行安全、運行及服務評估,梳理問題清單,制定整改措施,逐條逐項跟進完善。與此同時,天府國際機場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全面排查參演人員和工作人員的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確保演練和防疫兩不誤。

順利完成四次綜合演練后,天府國際機場將按照真實運行標準繼續開展模擬運行,進一步查找問題隱患、落實整改措施,確保6月底正式投入使用。

天府國際機場“黑科技”一覽

在天府國際機場除了可以全流程“刷臉”出行外,旅客還可以體驗到以下“黑科技”帶來的智慧出行服務。

行李托運條里藏有秘密

旅客在天府國際機場趕飛機時,辦理行李托運過程中會發現行李條與眾不同,里面暗藏有一個“芯片”,而正是這個“芯片”會帶來高效而安心的出行體驗。

天府國際機場的行李系統是通過地下通道傳送,其由常規皮帶輸送和高速載盤小車(簡稱“ICS”)兩個系統結合而成。行李條內鑲嵌無線射頻識別芯片(簡稱“RFID”芯片),與ICS系統結合,實現全程自動識別行李,方便裝卸員對不同航班的行李進行快速分類,精準裝卸,更為重要的是可以實現旅客實時關注行李運輸狀態。

據悉,行李分發到指定分揀轉盤后,設備自動識別區分出不同航班的行李,用不同的顏色在分揀轉盤顯示器上垂直同步顯示行李的航班號、剩余件數等信息,便于航班區分。先進科學的分揀系統打破了行李分揀傳統作業模式,從人工翻找行李掛簽轉變為自動分類識別,由人工轉變為智能,提高了工作效率。

毫米波門讓旅客無感過安檢

在機場過安檢時,傳統方式是需要金屬門和人工安檢同時進行,耗時較長。而天府國際機場的安檢通道上安裝有毫米波檢測門,旅客不用像傳統的金屬門檢測那樣需要站在臺上停留一下才能完成檢測,只需按照正常行走方式越過毫米波門即可,既可快速檢出隱藏威脅,又大大縮短旅客通過安檢的時間。旅客基本上感覺不到周圍有設備和工作人員的存在,實現旅客無干擾安檢。

機器人現場為旅客指路答疑

在天府國際機場航站樓內的出發大廳、候機區都設有多臺白色智能機器人。它流動行走在各個區域,還會繞開前方障礙物,主動避讓行人。機器人上安裝有攝像頭,不僅可以現場與旅客語音互動,還可以通過它實現與機場客服的視頻通話,解決機器人不能解答的疑問。旅客若感到旅途疲憊,可以找機器人解解悶,讓機器人唱歌、跳舞都可以,使旅途變得更加輕松、愉快。當然,更為重要的是機器人可以為旅客提供交通出行、航班查詢、天氣狀況、登機口導航等查詢指引服務。

無人駕駛APM便利旅客中轉

天府國際機場T1航站樓主要承擔國際航班運營,T2航站樓承擔著國內航班運營。那么,從國內轉國際或國際轉國內怎么辦?不用擔心,天府國際機場建設無人駕駛的全自動旅客運輸系統(簡稱“APM”捷運系統),24小時不間斷運行,快速穿梭往返于兩座航站樓之間,大幅縮短旅客步行距離,提升中轉效率。該系統類似日常乘坐的地鐵,穿梭于T1、T2兩個航站樓的地下,通道兩邊都有車輛運行,每隔3分鐘一趟,旅客通過APM捷運系統,只需要大約1分鐘就能夠實現兩個航站樓之間的位置變換。

智慧衛生間投射光指引服務

天府國際機場擁有多項配套的智慧服務系統。除了上述的智慧服務,頗具人性化的服務則是天府國際機場的另一大特色。天府國際機場的所有衛生間都是智慧衛生間,有顯示屏顯示未使用的間位,衛生間墻上的鏡子全為智能玻璃,還有紫色的投射光指引服務。并且,天府國際機場還配備有新風系統,母嬰室和第三衛生間。其中,母嬰室、第三衛生間采用手觸感應開關,設在腰部高度,方便坐在輪椅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