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京滬高鐵開通十周年 RFID技術打造高效工器具管理系統

作者:本站收錄
來源:中華鐵道網
日期:2021-06-28 10:08:40
摘要:基于物聯網技術,利用超高頻(RFID)電子射頻自動識別技術,研發出工器具“人臉識別”智能管理系統,給每一個工器具建立“身份證”,避免物料與實際庫存不符等情況
關鍵詞:RFID高鐵

十年守護,百年獻禮。6月30日,京滬高鐵開通運營10周年,作為國家重大戰略性交通工程、連接四省三市全長1318公里的京滬高鐵,開通運營十年來,已然成為一條帶動沿線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黃金線”,一條承載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幸福線”,在時光變換中記錄著中國高鐵的光榮與夢想,并以安全穩定高效的運行,成為中國高鐵的強力“代言”。


image.png


十年來,京滬高鐵累計安全運送旅客13.5億人次,全線累計開行列車近120萬列,日均開行列車數由開通初期的131列,增加到目前的568列;累計行程超過15.8億公里,相當于繞赤道跑了近4萬圈。

十年來,京滬高鐵不斷刷新著速度、創造著奇跡、打破著紀錄,并始終保持著安全運營,這不僅得益于中國高鐵工程建設品質基礎,更得益于后期維護管理團隊的專業守護。

而中鐵電氣化局京滬高鐵維護管理公司正是京滬高鐵這十年供電專業安全運營的守護者,用一流的專業化維管服務,使京滬高鐵牽引供電設備經受住了季節、氣候差異,以及春運、小長假等大客流、大編組帶來的沖擊,頂住了來自千里沿線外部環境的安全威脅,交出了一份喜人答卷,較好地履行了新時代賦予的“為高鐵供電護航,為品質生活提速”的使命,成為行業旗艦。

勇擔重任,旗耀千里保安全

京滬高鐵開通運營初期,面對惡劣的外部環境影響,基于維護中國高鐵品牌形象的高度,中國鐵路系統審時度勢,做出了京滬高鐵供電系統實施專業化維管的戰略部署,中鐵電氣化局參與京滬高鐵四電系統建設團隊,就地由建轉管,承擔起京滬高鐵供電系統維管重任,開創了我國長大高鐵干線實施專業化維管的先河。

中鐵電氣化局京滬高鐵維管公司成立以來,始終站在講政治的高度,瞄準“行業領先、國內一流”的高鐵維管專業化公司目標,發揚“促創干、爭一流”的電氣化精神,從最初的領命跑步進場,到快速完成整章建制;從由建轉管的“適應期”,到實施全員頭腦風暴,轉變思想觀念;從無經驗可循,無標準可依,到制定標準規定200余項,取得省部級榮譽60余個,擁有集管理咨詢、技術輸出、服務評價等行業話語權、主導權……,在一次次困局中突出重圍,玉汝于成,在一次次考驗前鳳凰涅槃,完成蝶變。

歸根結底,得益于國有企業獨特政治優勢,特別是在保安全方面,中鐵電氣化局京滬高鐵維管公司黨委把保安全作為一項極端重要的政治任務,結合建設京滬高鐵標準示范線,創建世界一流水平高鐵,開展了一系列具有黨建引領作用的特色活動。


image.png


其中,在創建“黨員先鋒設備”活動中,把供電設備納入組織管理要素,建立“高鐵供電設備黨支部”,把風險隱患高、承擔安全運營作用大的關鍵設備作為創建目標,組織黨員包最差、干最難、創最優,讓每臺關鍵設備具備“紅色屬性”,使這個“生命群體”找到“紅色組織”。同時,堅持“設備狀態即組織工作狀態”,成立黨員攻堅小組,每月組織1次設備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之前現場設備出了問題,更多的是經濟處罰,現在出現問題,包保黨員要第一個站出來‘照鏡子’。”中鐵電氣化局京滬高鐵維管公司蚌埠南聯合黨支部書記王春貴說到。

與此同時,建立“黨員消除安全隱患功勞簿”20本,及時登記黨員消除安全隱患事件,目前,功勞簿記錄各類先鋒設備功勞1660余件,共有“先鋒設備”2786臺,京滬高鐵供電設備質量優良率達到100%,該經驗先后獲得股份公司、北京市表彰推廣。

“通過在全線開展創建‘黨員先鋒設備’活動,實現設備管理組織化、設備狀態政治化、設備包保品牌化、設備評選模范化,既發揮了黨員保安全的先鋒作用,又提升了基層黨組織戰斗力。”中鐵電氣化局京滬高鐵維管公司黨委書記張忠義說到。

矢志探索,十年磨劍樹品牌

面對一條無先例可循的高鐵維管之路,以什么樣的技術標準、什么樣的操作規程、什么樣的技術裝備去維管,成為中鐵電氣化局京滬高鐵維管公司在建管轉型初期所面臨的一道“天然屏障”。

公司依托中鐵電氣化局鐵路電氣化建設“國家隊”、“主力軍”的專業優勢,在全線實施了統攬全局的壽命管理、缺陷管理、故測管理三項管理和系列技術裝備創新。


image.png


在壽命管理方面,與西南交大強強聯合,成立了設備壽命研究小組,共同研究高鐵零部件機械、電氣性能的衰減,總結探索高鐵供電設備壽命規律;在缺陷管理方面,總結了“今天的缺陷就是明天的故障”“設備是有生命的,你不虧待它,它就會善待你”等理念,將缺陷分A、B、C三類建立臺賬、跟蹤銷號,形成一套缺陷閉環管理系統;在故測管理方面,自主研發了AT供電故障測距精度校準系統,使故測平均誤差由1046米縮減至200米以內,縮短了故障延時,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僵局,亮相國際創新創業博覽會,并在全路推廣。

運用大數據技術,總結出防風、防洪、防雷、防污閃、防冰、防銹蝕、防異物、防危樹、防鳥害等“九防”經驗,為控制季節性故障的發生提供了科學的“維管氣象”。

創新了“一修管三年”的規模化集中修,總結出說到、看到、摸到“三到”檢修法,檢修效率提升30%;率先在全路探索運檢修分離模式,完成精測精修先導試驗,為中國高鐵供電系統修程修制改革提供了科學基礎。


image.png


研發了絕緣子沖洗槍、ABS防鳥罩、智能移動巡檢雙系統等30余種專業裝備,配置了“零秒出動”特色搶修車、技術性試驗房車、現代化檢測車、接觸網電動巡檢車等,大大提高了維管效率,實現鳥害季節無鳥害的突破。

“你們走出了一條系統成熟的高鐵供電維管專業化之路,真不虧是行業一流的高鐵維管專業化團隊啊!”2019年10月9日,雅萬高鐵KCIC商業開發及法務董事溫達多、PLN中爪哇商務總監阿米爾等一行到中鐵電氣化局京滬高鐵維管公司觀摩交流后評價道。

創新引領,搶占行業“智”高點

“為把人工智能技術廣泛應用于智慧鐵路建設和運維,公司研發了包括無人機巡檢、接觸網動態性能評估研究、吊弦震動疲勞壽命研究、變電所無人值守研究、電纜中間頭監控研究、6C系統應用研究等12項智能技術裝備,開啟了京滬高鐵供電維管‘智能時代’。”中鐵電氣化局京滬高鐵維管公司總經理許紅介紹到。

基于物聯網技術,利用超高頻(RFID)電子射頻自動識別技術,研發出工器具“人臉識別”智能管理系統,給每一個工器具建立“身份證”,避免物料與實際庫存不符等情況,領料出庫時間由原來的2分鐘一組縮短至15-20秒一組,并實現上下道快速清點,對漏拿工具進行預警提示并鎖定遺落位置,降低了員工勞動強度,保障了列車運行安全。

“曲滕區間608號支柱斜腕臂絕緣子與腕臂底座連接處螺栓螺母有外移現象,請曲阜工區利用今晚夜間‘天窗’點對隱患進行確認并處理!”中鐵電氣化局京滬高鐵維管公司濟南檢測監測信息中心通過供電系統信息監測發現問題后第一時間向工區下達隱患處置令。

如此精準、高效、便捷的檢修手段得益于中鐵電氣化局京滬高鐵維管公司推進供電系統信息監測中心建設,加強與6C裝置的融合,實現供電設備監測檢測智能化。據統計,自2015年至2018年,公司累計投入資金2615萬元,構建完成京滬高鐵供電檢測監測系統,發現缺陷占總缺陷數量的90%以上。

“以往設備檢修只能靠手摸眼看,如今坐在屋里就可以把現場設備檢查個遍,仿佛有了‘千里眼’。”該中心檢測員小孫興奮的介紹到。

“4C”圖像是通過車載接觸網懸掛狀態檢測監測裝置在列車運行過程中所采集接觸懸掛狀態的圖像,主要供給線下技術人員進行檢測分析設備缺陷,每天海量的設備圖像分析任務,讓“高鐵診療師”們一“眼”難盡。

為解決這一問題,2020年以來,中鐵電氣化局京滬高鐵維管公司成功研發出一套“AI+高鐵智能圖像處理系統”,降低了疫情影響,開創了我國鐵道供電系統通過“4C”圖像智能識別接觸網零部件缺陷的先河。

該系統運用了最新計算機視覺(CV)和深度學習技術,能夠一鍵導入海量的“4C”設備圖像,高精識別缺陷,準確率高達99%,縮短了圖像分析周期,降低了技術人員勞動強度,提高了監測分析效率和質量。以每季度采集的200萬張設備圖片計算,需要線下18名技術人員、13臺計算機,用時20天才能完成監測分析任務,如今僅需1名技術人員、1臺計算機,用時1天便可完成。


image.png


與此同時,公司創新智能設備巡檢新思路,設立無人機巡檢應用研發工作室,完成京滬高鐵線路3D建模、外部環境監控、4C盲區補強及供電單項設備定點監測等工作,充分發揮智能技術設備優勢,解決了關鍵處供電設備巡檢難的問題,大大提升了設備維修質量。

展望未來,中鐵電氣化局京滬高鐵維管公司將繼續履行“為高鐵供電護航,為品質生活提速”使命,以保證京滬高鐵安全暢通為責任,持續創新高鐵供電維管模式,著力推進智能維管建設,在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新征程上,為人民群眾的美好出行保駕護航,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