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小電驢”跑出大產業
能實時追蹤車輛位置的芯片、可遠程遙控的充電樁、用手機能改變車輛運行參數實現“私人定制”的控制器……
10月26日—28日,第40屆中國江蘇國際新能源電動車及零部件交易會(南京展)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舉行。走進展會現場,眾多零部件產業鏈上的南京企業正在電動兩輪車“輕智能化”這一新賽道上,以科技賦能“小電驢”,跑出大產業。
更智能:智能駕駛增添“芯”亮點
“騎上我心愛的‘小電驢’,它永遠不會堵車。”電動自行車越來越受到市民的歡迎,隨著全產業鏈發力,它們身上也開始增加各類傳感器、通信模塊等,讓車輛在用車安全等方面更智能。
“現在,我們給車輛的電瓶‘貼’上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電子標簽,這就相當于給車輛裝上‘跟蹤器’,并在小區樓道入口以及電梯入口處,安裝RFID標簽閱讀器。當攜帶RFID電子標簽的車輛進入識別范圍,閱讀器監測到電瓶進入樓道,樓道現場就會播放語音提示勸阻其離開,并開啟自動錄像保留證據,電梯門也會保持常開狀態,無法關閉;同時,閱讀器會發送報警信息到后臺,提醒物業工作人員及時查看。物業工作人員可以通過視頻電話、短信提示、上門勸阻等方式,阻止車輛進樓入戶。”展會現場,南京中科微電子有限公司市場經理鄒禮杰向觀眾講解了電動車位置“跟蹤”技術的原理。
而讓整個預警系統順利運作的,就是一塊小小的數據通信芯片。閱讀器接收端和電瓶標簽端都裝有2.4G的射頻芯片,正是通過芯片的信號傳輸,讓閱讀器瞬間就能將違規車輛“認”出來,并啟動預警程序,實現自動門禁,減少安全隱患和管理成本。
目前,由該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該類芯片市場占有率超過80%,已經被包括綠源、新日等在內的頭部電動兩輪車企業廣泛采用。
更安全:充電動態“看得見”
鋰電池如果長時間充電,會因溫度超標引起爆炸,因此,能讓車輛充電狀態“看得見”的智能充電樁逐漸成為公共場所管理者的“心頭好”。
在小區、學校停車場,綠色箱子模樣的智能充電樁隨處可見。其中,就有南京安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產品的身影。
“每次充電,充電樁都會通過裝載的智能芯片實時采集電流、電壓、溫升、溫控等數據,并與歷史數據進行分析和對比,當出現過載充電時就會自動停止充電,同時向用戶和管理者發出預警,用戶和管理者在手機上就可以及時進行干預。”南京安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商務主管黃雨介紹。
該公司主要從事充電樁硬件設備的技術研發、生產銷售,以及充電網絡的投建運營。目前,公司產品已覆蓋200個城市,布局100萬個充電口,向300萬用戶提供安全充電。
更綠色:“雙碳”背景下行業前景可期
在“雙碳”背景下,兩輪出行產業發展被打開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現場參展企業普遍認為,技術創新是抓住“綠色機遇”的關鍵所在。如今,南京中科微電子有限公司又瞄準了電池管理芯片(BMS)技術,并計劃在近期推出相關產品。
“要想提高車輛續航里程,如果直接加大電池容量,往往會帶來成本、安全性和車輛自重增加等問題。”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完整的電池管理系統芯片解決方案有助于改善這些痛點,“同時,方案能最大程度地使用電池儲存能量,并延長電池使用壽命,減少污染。”
本屆展會由省自行車電動車協會等主辦,展覽面積8萬平方米,匯集700余家參展企業,充分展示電動自行車、電動輕便摩托車、電動摩托車、電動三輪車及各種零部件等新能源電動車產業高端智能化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