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RFID標簽市場,應用仍在百花齊放
RFID 產品在航空應用市場的應用非常廣泛。在 2019 年,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就通過協議,建議使用 RFID 技術來跟蹤行李,因為它比目前主要使用的條形碼技術更有效。在國際市場,許多智能硬件商以 IATA 的 RFID 標準為基礎,為大量航空公司在北美、歐洲等國家提供 RFID 的行李追蹤服務,令包裹的丟失、錯拿率大幅降低。
更早的時候,播音、空客等飛機制造公司就已經在探索 RFID 的解決方案。在 2015 年,空客要求供應商將所有需要追溯的部件安裝無源 RFID 傳感器。空客將“可追溯”定義為任何序列,維修,替換,維護或是全生命周期。波音也在 2017 年,開始在部件上使用 UHF RFID 標簽來追蹤生產商的組裝過程。
前幾年,機務維修領域也出現了一些關于 RFID 產品使用的聲音。對于飛機的維修產品以及各種上機產品,都有通過RFID 管理的需求。維修產品種類多且雜,上機產品需要對使用期限做規范,這都需要使用 RFID 這種更有效的管理工具。
國內的民航業務,由于三年疫情,受到了一定的沖擊,民航旅客運輸量在低谷時接近腰斬,但是,隨著疫情管控的放開以及政策對消費的鼓勵,相信在近幾年民航吞吐量與增長能夠回到 2019 年之前的水平。與此同時,隨著機場數字化的需求愈發強烈,RFID 在航空行李的標簽應用量也將逐漸提升。
航空市場RFID應用場景
RFID 標簽對機場行李的管理
在航空行李市場,對 RFID 標簽的應用主要是集中在機場行李這個場景。在國內,以南方航空、中國航空、東方航空為首的許多航空公司,都在積極布局 RFID 在航空行李的應用。截至 2022 年,在許多一二線城市的大機場都已經有所應用。
不過,目前機場行李 RFID 應用的配套設施(如通道機、讀寫器)的應用,是稍有落后于標簽的發展的。換句話說,這個市場目前主要是由標簽、打印機和軟件系統主導的。而工作流程是在行李托運處使用 RFID 標簽打印機打印標簽,將標簽綁在行李上,通過傳統的運輸流程將行李輸送至飛機上,并經由工作人員使用手持機進行行李確認。行李到站后,又通過工
作人員在輸送帶的配合,對行李進行再次確認,交到客戶手上。
RFID 標簽對機上資產的管理
機上資產,主要包括救生衣、面罩、飛機餐食、毛毯、椅套等物品。對于長期使用的資產,航空公司也有考慮對其進行數字化管理。目前在機上資產的應用管理,主要是針對椅套、救生衣、氧氣瓶等長期資產,通過 RFID 標簽對倉庫和機上的資產進行長期管理,對數量和使用期限等內容進行管理。
這一塊的應用,現在還處于嘗試期,在出貨量上并沒有放量。在機上資產管理領域,對 RFID 標簽的要求也更高,需要標簽能實現十年以上的壽命,同時還需要有耐溫耐壓等一系列特性。
RFID 標簽對維修工具的管理
維修工具管理,是這幾年逐漸在起量的市場,但整體規模仍不大,屬于在快速增長的領域。由于早年間機場行李系統對RFID 的普及,這幾年在機務維修領域也產生了不少對 RFID 標簽的需求。隨著 C919 的投入使用,相信在這一塊還有更大的市場空間。
由于是新興應用市場,所以對于維修工具的管理,仍有著許多的痛點需要解決。比如,目前維修工具主要是使用 RFID智能柜對工具進行管理,柜內產品經常出現漏讀的情況,無法很好解決;其次,維修工具種類繁多,對這些產品貼標的工作非常繁瑣,且標簽經常會出現掉落的情況。這一系列的問題仍需被解決,才能在這個細分領域實現更多的出貨。
RFID對機場內設施的管理
希思羅機場是全球第二繁忙的機場(其航班飛往 84 個國家)。這些國際航班以及國內航班會帶來大量行李,也催生了行李搬運的需求。與傳統的機場一樣,希斯羅機場引入大量行李車在機場中使用。
然而,由于旅客使用行李車的數據不透明,管理人員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布置行李車的安放,有一定的滯后性。為了節約車輛的管理時間,機場嘗試在 2000 輛行李車把手上裝載 RFID 無源標簽。并通過在行李車領取處安裝讀寫器來讀取標簽信息,將信息傳至云端,使用軟件對行李車使用數據進行存儲、解釋和管理。
未來,航空領域還會出現更多的從0到1的案例,而這從無到有的巨大空間,有待RFID標簽應用企業與RFID生產企業的挖掘和開發。



